臣等恭谢陛下圣恩!双俸虽然也不多,可是对臣子们来说,却是忙了一年最好的嘉奖,诸位都是喜笑颜开。

别谢咱,要谢,谢你们的皇太孙!朱元璋笑道,他比咱强,咱是就知道使唤人,他是体恤你们的辛苦!

众臣再拜,臣等谢太孙殿下厚恩!

吏部尚书詹徽开口笑道,臣遍读史书,也未尝见过如此贤明圣德的储君。皇太孙殿下,既有忧国忧民之心,又能体恤臣等的不易。臣等生为大明之臣,幸甚幸甚!

老爷子捋着胡须笑笑,他还小,以后这种话,不要再夸了!

臣并非夸赞,而是肺腑之言!詹徽笑道。

你这人,于公事上一般,但咱看重的,喜欢的就是你这份忠敬之心!朱元璋笑道。

这已然是很了不得的夸奖了,詹徽乐得牙都快飞了。臣子们听了皇帝的话,心中想道,拍皇上马屁容易挨踢,以后还是要拍皇太孙。

臣,有本奏!中军都督徐辉祖出列道。

奏来!朱元璋道。

徐辉祖不经意的往朱允熥那边看了一眼,开口道,近年,大明和北元战事,立功之人多是边关将领,而京城之中,许多青年才俊之辈,却因资历无法领兵。

臣请陛下,于五军都督府中派遣青年将领,选拔喜爱武事的功勋子弟,去边关就职。

说着,徐辉祖抬头道,武人,唯有历练方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