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食仙主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宝筏(2 / 3)

作品:《食仙主

他们竭心戮力、破死忘生地为之投身不止,诏图是他们上连仙君的圣物,能令衣端止不亲身随行的,自然也只有仙君传下的诏令。

但裴液想起祭台所见的两道诏文,【降世】.【诛剑】。

他又想起那留在欢死楼记录里的大量心珀,来回调动,就如一条暗河下的大鲵,只偶尔见它游攀的影子,却从不曾得知它的来路与去向。

也就是在这时,一旁的李缥青有些声音干涩道:“喂你们看,这是什么?”

一人一螭转身看去。

其实在讲话之间,他们已将这片不算庞大的空地尽数转完,确实是烛世教曾经盘踞的地方,堆起的血衣是那些被当做祭品的受害者;被限制住的二三十人就是完成仪式后的蛊虫,其中夹杂进紫篁裴液这种阴差阳错进去的外人这里留下的一切痕迹,它们的收尾都已埋葬在薪苍深处的大山中,只是为往日发生过的惨剧再填一抹真实罢了。

除了裴液之前瞧见的那面石碑。

在正中空地之上,筑得约一丈高,其朝向高台的那一面,留着一个圆形的、镜子般的凹陷,径长约有七尺,像是曾经有什么镶嵌在上面,如今已不见踪影。

这样东西,裴液没有在薪苍山中见过,它不属于【降世】的那边。

但李缥青说的仍不是这面石碑,而是在碑下,竟有两个圆圆的凹陷。连在一起正是一个笔直的横,间隔不过一搾,深浅恰能彷如一枚梨子。

没有人说话,但同样的联想已不约而同浮现在每个人心里——这是一个人跪坐的痕迹。

积日累月,度春过秋.如一座石雕般跪坐于此,方能留下这样的凹陷。

这痕迹远远比七月前来于此落脚的烛世教更加古旧。

黑螭轻声道:“诏守。”

“.”

裴液怔然无言,正如聆诏神子在这里三十年如一日的静聆诏音,它的诏守也一直就在这里,在没有外务的一切时间,于此守卫着这座聆诏之台。

可如果衣南岱是衣承心的诏守,那衣丹君的诏守又是谁呢?

一旁的少女忽然一个激灵,握住了他的手腕:“衣端止!”

李缥青看着地上的这两处凹陷:“这个痕迹.就是衣端止留下的!”

一人一螭看向她,少女的目光仍离不开这处痕迹:“我在衣丹君心境中见过他。”

“但我当时没有注意。”她看向两人,嗓子有些紧,“我其实见过他的两种样貌。”

“一者是在西方恬所绘的《除夕夜记酒》中,那正是他当年的样子,身形修长挺拔,整个人就如他手中的长枪,虽然已经四十余岁,仍然面峻鬓黑,瞧着就如一个更威严些的衣南岱。”少女怔然回忆着,“二者,则是在衣承心的心境之中。”

“衣承心之心毒一家团圆,但龙裔的生长特性令那一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她甚至不应见过自己的母亲与姐姐。”少女轻声道,“在那副场景中,衣丹君与杨诏人依然是《除夕夜记酒》中的样子,衣南岱却是今日样貌,与姐姐在庭中下棋。”

“而衣端止身姿依然挺拔,但威势深沉,宏如山海,两鬓星白。”

少女看着裴液和黑螭:“他在衣承心心中的形象有些朦胧,正因为长大后的衣承心其实没见过他几面。”

——但确实见过。

所以衣承心心毒中父亲的形象,亦不来源于《除夕夜记酒》,而是来于她自己的记忆。

裴液明白了少女的意思:“你在衣丹君心毒中见到的”

李缥青看着他:“就是这个两鬓星白的、七十岁的衣端止。”

“.”

“所以她在三十年后,依然见过这位父亲。”少女道,“衣端止,一直是杨诏人和衣丹君的诏守。”

“那他为什么又离开了呢?”裴液蹙眉低声,看着面前的石碑。

李缥青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我有一个想法。”

一人一螭看向她。

“其实.衣丹君刻录之心毒颓去,也很不正常。”李缥青抬着头,轻声道,“进入那楼之后,无法点燃衣丹君的心毒,真的太过超出我的预料。我当时想到了它的原因,但现在想来.那其实更像是结果和表现形式,而非原因。”

李缥青看着他们:“也就是说,不是她因西方恬之事失去心力,心毒才颓去;而是正因心毒一先步颓去,她的心才坠落到这个方向,陷于牢笼之中,无力挣脱。”

黑螭认真看向她:“何以为由?”

“《传心烛》后篇记录有一种心毒的修法。”李缥青道,“‘心烛抽芯之术’,以一位心烛修者之心毒淬炼而出,能够植入另一人心中,勾出心毒。他们称之为‘心烛引’,可以用于初学者修种心毒,也可用于给敌人种下执念。”

“被抽芯之人的心毒.”

“就会颓去。”李缥青低声道,“衣丹君入林之前,一定也受过三百年心烛修为,她自己又在对西方恬的苦思中养烛三十年。这样淘洗而出的心烛,其芯引.一定是世所难见的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