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支队以内解决!(2 / 4)

作品:《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

但很快,又板起脸。

“不要瞎揣测!合同制消防员早就是咱们消防的大试点,上级非常重视,还轮得到你试?有话就说。”

方淮这才淡笑着说道:

“这件事,当然是优先考虑到了我们中队缺人的实际情况,其次,我也是想给全国消防做一个正确示范。”

这下,周参谋长干脆摇了摇头:“缺人的事情不必说了,合同制消防员是针对警力缺乏的地区与中队进行优先招聘,伱们不在此列,至于你说的正确示范,我想听听。”

老周此时的态度,摆明了就是一副“糖衣吃掉,炮弹不要”。

方法要听,因为基于目前方淮做的这个中队试点来看,这小子浑身都是宝。

如果他说得有道理,未必不能成为支队的道理。

但招人的事,两说。

方淮却没打算罢休,辩驳道:

“参谋长,我们的警力也不足啊!咱们中队编制是多,但针对的出警范围有多大?按照试点方案,我们是针对大型灾害无地域限制出警,说白了,别说省里,就是其他地方,只要消防局认为有需要,我们中队都得出!

这是两个试点中队落成的实战意义,这您不能否认吧?

不说远的,昨天我们才从黔西南出了个警回来呢!咱没给支队丢人吧?

咱们这个大片区出警的中队,警力多少才算够?”

谈起这事,老周的面色宽松了一些,二中队昨天那个警,出得漂亮,处置成功,而且高效率,总队非常满意。

于是,摆了摆手道:

“合不合规定,这个一会再说,把话讲完。”

说老子想听的。

方淮这才朗朗谈道:“参谋长,我敢跟您要人,不是张嘴就来的,最近,我在内网上查询了大量的合同制消防员的现状调查。

武汉支队,今年年初开始招聘合同制消防员,在徐东路中队和墨水湖中队两个试点进行混编执勤。

其中,徐东路中队干部五名,士兵十七名,合同制十二名,运行良好。

但,发现了几个问题。

第一,招收难。

针对十二名合同制消防员的问卷调查中,入队动机,有七人认为找到了一份体面,待遇不低的工作,四人是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或被家里逼来应聘,而热爱警营,献身消防的,仅有一人。

动机首先就有了问题,随后,在入队感受中,对实际待遇比较满意的,一个都没有,认为待遇一般的六人,认为待遇较低的,六人。

而且,目前的招收,原则上虽采用《山东公安消防总队合同制消防员管理办法(试行)【J】2003》,但实际上,原则,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那些年龄明显超标的老年合同工,这就不用我举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