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打就打,谁怕谁!南山要准备出手了(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我们曹总是什么人啊?”

“他怎么可能受得了这种气?”

“所以这段时间他都是亲自带着研发团队,整天都在搞机器人的研究。”

“如今机器人的试做生产线都已经快修好了,下个月马上就会有产品出来了。”

“到时候,我们的机器人不仅可以满足内部的需求,还将对外出售。”

“如果销量起来了,甚至会在三期工业园中专门修建一个机器人工厂。”

纪华这么一说,刘天武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东瀛企业居然对南山搞起了禁售?

机器人又不是什么军用敏感物质,为什么要禁售?

为了打压南山,他们做的这么过分吗?

“纪教授,伱确定你说的这些都是符合事实的吗?”

“当然,领导您安排人去查一查,就什么都清楚了。”

纪华非常坦然的看着刘天武。

后者思索了几秒钟,问:“你刚刚说东瀛的机器人,有一家叫做发那科?是不是就是之前做机床数控系统的那个发那科?”

“没错,就是这个发那科。他们的主要产品就是数控系统和机器人。”

听纪华这么肯定的回答,刘天武立马也有了决定。

“这个发那科,这段时间正在番禺考察,计划在羊城选址修建工厂,原本我还想着争气一下,看看能不能落到我们区里。”

“现在看来,这样子的企业,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求着他们过来。”

“发那科能够生产的,南山都可以生产,区里面会全力的支持你们发展。”

刘天武自然很清楚谁轻谁重。

南山现在是番禺最大的工业企业,最大的单一纳税工业企业。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去选择南山的竞争对手做招商引资的工作?

“多谢领导支持。”

“发那科的数控系统也好,机器人也好,注定是要被南山淘汰的。”

“区里面不浪费土地给他们修建厂房,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

南山机器人事业部是在工业园一期的研发大楼一层的西北角。

这段时间,曹阳80%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一份辛勤一分收获。

有曹阳在那里“拔苗助长”,南山机器人项目的进展自然是非常的顺利。

第一批总共5台焊机机器人的样机,已经顺利的制作出来。

“曹总,NS-Roboter 100焊机机器人的重复精度非常高,可以重复执行相同的焊接任务而无需调整。这说明机器人的制造质量没有任何问题,精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机器人事业部副主任李世贵亲自参与机器人的调试和测试,一项项的跟曹阳汇报着确认结果。

作为当初从济二机床厂支援过来的“人才”,李世贵以前在济二混的并不如意。

他研究的伺服冲压机,技术太过于超前,以济二现有的水平生产不出来。

这么一来,他的价值自然很难体现出来。

南山跟济二合作之后,了解到济二有李世贵这么一个任务,自然很轻松的就把他挖过来了。

因为伺服压机是南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当然了,最近临时成立了机器人事业部,李世贵被抽调过来搞机器人了。

还别说,他帮曹阳解决了不少问题。

“运动速度呢?”

对于焊接机器人,运动速度基本上跟生产效率密切相关。

但是运动速度高了,对于轴承、电机、控制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也高,所以也没有那么容易提高的。

“它的运动速度非常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焊接作业;按照我们的测试,这台机器人的最高运动速度为 20米/分钟。”

“这个数据,比发那科现在售卖的焊接机器人快了一倍不止!”

说到这里,李世贵也是满脸骄傲。

虽然这台NS-Roboter 100的主要结构都是曹阳亲自设计的,关键的零部件电机也是曹阳组织设计的图纸。

他李世贵只是在旁边打下手。

但是那种成就感,也是非常强烈的。

毕竟机器人从无到有,他是亲自见证NS-Roboter 100的诞生的。

“除此之外,我们的这款焊机机器人可以配备多种焊接电源和焊接枪,如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点焊等,可焊接各种类型的焊接作业。”

“在这么优秀的情况下,我们的焊机机器人的操作成本相对较低,它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较低,并且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它配备了多个安全系统,如防止碰撞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倾斜传感器等。可以充分确保机器人对人员和其他设备的安全。”

李世贵一口气把自己对这台产品的评价都给说了出来。

好的产品,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怎么看都让人喜欢啊。

“对于机器人来说,最主要的难点是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和可靠性。”

“这方面我们要做充分的验证。”

“当然了,可以在华强厂的生产线上一边试运行,一边进行测试。”

“然后尽快的形成一份推广资料,我们要开始考虑这款产品的对外销售了。”

“发那科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南山,他们要打就打,谁怕谁啊!”

“到时候,让他们知道我们南山这条地头蛇,没有那么好欺负的。”

眼看着样品的各种参数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设计要求,曹阳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自己这几个月的辛苦,没有白费啊。

“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是最核心技术,它涉及到机器人的导航、运动控制、任务规划、传感器集成等方面。”

“机器人的控制技术需要达到高精度、高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以确保机器人能够精确地执行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而这方面,正是我们南山的强项。”

“之前的机床数控系统能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就是最好的证明。”

“到时候我们会重点在这方面进行介绍和推广。”

李世贵一副雄心勃勃的样子,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就是不知道发那科他们知道了这个结果之后,会不会郁闷的想要吐血!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