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第三弹,可回收火箭来袭(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只是一眼,赵思宇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个火箭为什么是黑色的?”

在赵思宇的惯性思维当中,火箭都是白色的。

大部分人在各种电视新闻上看到的火箭,也都是白色的。

那是因为白色是隔绝外部温度最佳的颜色,它自己不吸热。

毕竟火箭内部都是各种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液体燃料。

哪怕是固体燃料,同样也对温度有一定的敏感性。

所以白色肯定是会比黑色更加的合适。

“因为我们的可回收火箭的外壳是使用的高强度碳纤维材料特别制作而成。”

“碳纤维就是黑色的,我们这只是本色出演而已。”

曹阳这么一说,赵思宇就秒懂了。

毕竟航天科技下面的不少产品都是有使用一部分碳纤维材料的。

不过,他很快就又有了一个疑问,“碳纤维做外壳的话,成本很高的吧?”

“可回收火箭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降低发射成本吗?”

“要是生产成本很高,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啊。”

碳纤维的好处,赵思宇自然是懂的,但是缺点自然也是很明显的。

传统的火箭,一般都是使用特殊的铝合金作为外壳。

猎鹰9号为了降低成本,创新性的使用了不锈钢作为外壳,这已经让很多人很炸裂。

现在启明星这边反其道而行之,居然要用碳纤维作为外壳,赵思宇就有点搞不懂了。

“在我们南山碳纤维出现之前,国内想要用一点高端的碳纤维是非常困难的,不仅价格昂贵,就是想要买也买不到。”

“但是现在的情况你应该也知道,我们南山碳纤维不仅大规模的生产T800碳纤维这种以前有钱也买不到的材料。”

“同时也已经研发出来了T1100碳纤维,并已经进入到了量产状态之中。”

“对于我们来说,碳纤维的价格,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曹阳就差直接跟赵思宇说,搞碳纤维,我们是专业的,我们的成本也是全球最低的。

虽然不可能低到比不锈钢还要低的程度,但是考虑到减重等其他的效果,也是完全值得使用的。

“如果是真的可以用上低成本的碳纤维材料做外壳,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除了这个外壳之外,你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赵思宇没有继续纠结碳纤维的问题,毕竟一款大推力的火箭设计很复杂,外壳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项目。

“当然还有。”

“就像是刚刚说的一样,我们这个火箭是可回收火箭,它相比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去年发射的猎鹰9号,增加了控制和导航系统,以便确保准确的降落而不会损毁。”

“然后我们的燃油储备也是有所增加,确保有足够的动力来完成火箭的回收。”

“其他方面的配置也是不同的,具体就要看设计图纸了。”

曹阳说了一半就不往下说了,这把赵思宇搞的很是郁闷。

沉默了一会之后,赵思宇问道:“曹总,你们真的准备不惜一切人力物力去搞大推力的可回收火箭?”

亲自主导设计一款火箭的成就感有多么的不一样,赵思宇比谁都有发言权。

特别还是这种全球第一款可回收火箭,那可是会流传千古的事情。

所以赵思宇有点心动。

对他来说,高工资、高福利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单纯的职位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是成就感这个东西就不一样了。

他能够一直坚持不懈的在现在的岗位上钻研,除了对火箭的热爱之外,对成就感的追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现在曹阳把一个充满了成就感的产品摆在了他的眼前。

只要他点头,就能亲自参与这款产品的再研究和生产。

甚至将来还能在这款火箭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发出更大推力的火箭。

想象一下到时候火箭发射的场面,赵思宇就有点心动了。

“南山半导体的事情,不知道赵总工听说了没有?”

曹阳没有直接回答赵思宇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嘴。

有时候单纯的在那里拍胸脯承诺,并不能让别人更加相信你。

反而不如拿出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出来。

“那是自然,南山半导体的成绩我们都是看到了。”

“甚至我们集团还在考虑今后从南山半导体那边采购一些芯片呢。”

芯片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作为搞实业的赵思宇,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我们南山半导体这几年已经烧掉了好几百亿人民币了,目前一分钱的利润都还没有。”

“今后预计还会继续烧掉几百亿人民币。”

“我们集团对于启明星科技集团的重视,跟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是一样的。”

“100亿搞不定就200亿,200亿搞不定就300亿,最终我相信一定是可以搞出来的。”

曹阳这话,就像是一记重锤捶打在赵思宇的胸口。

搞航空航天,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然后才是足够的人才。

哪怕是航天科技那边,有时候也是因为资金不够,很多项目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曹阳愿意花费巨额资金烧钱研发大推力可回收火箭,赵思宇觉得自己要忍不住了。

“我现在的岗位是比较敏感的,离职这个事情也不是我自己说了算。”

“这样吧,我回去跟领导商量一下再给您回复吧。”

纠结了好一会,赵思宇最终给出了这么一句话。

对此,曹阳却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这话基本上就意味着赵思宇自己已经想要来启明星了。

那就足够了。

剩下的事情要是还有阻碍,曹阳完全可以去找部委沟通协调了。

虽然赵思宇的位置比较特别,但是航天科技里头其实并不缺一个赵思宇。

走了赵思宇,还有李思宇、王思宇可以升上去,对整体项目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启明星来说,有一个赵思宇这样子属于华夏自己的高级专家坐镇,好处就很多了。

部委既然已经发布了民企进入到航空航天产业的鼓励政策,那自然是要拿出一点支持的态度出来了。

以南山集团在国内的影响力,挖一个人这样子的事情,曹阳还是有信心搞定的。

“没问题,有什么情况你可以随时直接跟我联系。”

“我相信钱总那边高瞻远瞩,最终一定能够想通的。”

谈话进行到了这个程度,自然是没有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曹阳亲自起身送赵思宇离开了会议室,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南山碳纤维的曾建英院士。

挖人虽然很重要,但是还不需要曹阳这个大老板去卖人情。

南山碳纤维的不少客户都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他又是院士,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人去跟航天科技那边沟通。

……

“老赵,你真的想好了吗?”

当赵思宇来到钱俊峰的办公室,表达了自己要离职的消息的时候,对方是一点惊讶都没有。

很显然,他已经被“打招呼”了。

不过,钱俊峰的这个表现,倒是让赵思宇觉得有点失落。

原来自己在一院并没有那么的重要?

如今都要离职了,老总也好像并没有要特别挽留的意思?

看来自己之前是自作多情了啊!

这一次选择去启明星,也算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赵思宇深呼吸一口气,道:“钱总,我已经想好了。”

“去启明星那边,也算是间接的支持华夏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了。”

“它们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是跟一般的企业还是很不一样的。”

“并且现在政策也是支持民营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去进军航空航天产业。”

赵思宇还是有一点担心钱俊峰会不同意,所以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行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也不拦着你了。”

“启明星那边给出的一些条件,我们集团肯定是没有办法比的。”

“不过相关的交接工作,还需要麻烦你多辛苦一下。”

赵思宇还准备了不少解释的话,不过钱俊峰这话一出口,他却是一句解释的话都不需要再说了。

自己还是乖乖的走人,给其他人腾出一个晋升的空间吧。

指不定钱总巴不得自己走人?

那样子他好安排嫡系晋升呢。

一个位置动了,下面就有一连串的位置跟着动。

这个时候总经理的权利就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来。

怀着复杂的心情,赵思宇离开了钱俊峰的办公室,开始走离职流程。

而在启明星科技集团那边,曹阳也是让人正式的开始了宣传的“第三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