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突破20万人,南山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 / 2)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或者至少是不能在同一个工厂进行生产。

“以后我们的手机业务可能难免会跟荣耀手机产生竞争关系,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

虽然华威手机现在都是3000元以内的中端产品,但是徐军肯定是不甘心一直做中端产品的。

像是手机这种东西,高端的利润才是最高的。

这一点徐军显然是很清楚的。

物料成本能够占多少?

售价差异有多少?

虽然算一算,徐军其实都能算出来荣耀手机的各种产品大概的收益率。

而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人家卖一台HONOR3挣的钱比自己卖十台手机挣得都要多。

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华威这边不动心才奇怪了呢。

其他的公司也同样如此,大家都想要在高端方面取得一些突破。

“华夏市场那么大,荣耀手机应该没有想着要垄断这个市场,也不大可能垄断这个市场。”

“毕竟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荣耀手机的选择相对没有那么多。”

“我们只要能够进行差异化的营销,最终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的。”

“哪怕是有竞争,大家也可以在海外先朝着三星和苹果手机下手,大家去先抢占它们的市场份额。”

连志田虽然也有一些担心,但是觉得一切都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南山集团做事不至于那么霸道。

特别是在对待国内同行方面,除非你直接抄袭人家,要不然南山集团还是会放你一条生路的。

“希望如此了,要不然面对曹总的竞争,我还真是没有太大的信心。”

徐军也是一个很骄傲的人。

不过在面对曹阳这种天之骄子,显然是骄傲不起来了。

没办法,大家的企业水平差距,已经摆在那边了。

你就算是不承认也没有办法。

就像是半导体,华威虽然也搞了很多年,但也只是在芯片设计方面搞出来了一些成绩。

伱看人家南山集团?

不仅把芯片设计搞出来了,还把芯片生产业务搞得很好。

更加让人佩服的是人家还把芯片生产设备给搞定了。

这是影响特别巨大的事情。

要不是南山设备把芯片生产设备搞定了,估计也不会遭受到美利坚的制裁。

毕竟芯片行业是美利坚的禁脔,如今被华夏给突破了,那帮人肯定是恼羞成怒了。

……

曹阳随便发一个微博,就带来了那么大的影响。

作为员工数量比南山系还要多的企业,比亚迪集团自然也是有点眼热。

“王总,我刚刚确认了一下最新的信息,公司现在总共有36万名员工。”

“其中代工事业部那边的员工数量占据了超过一半,达到了22万。”

“其他我们自己的工厂的相关人员数量,也有14万名左右。”

“我觉得是不是也可以好好的宣传一下,让大家知道比亚迪也是一家大公司。”

“这对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人才市场的吸引力来说,应该是有好处的。”

钟强作为比亚迪的总经理助理兼任代工事业部的负责人,一身的利益自然也都是跟比亚迪息息相关。

眼看着曹阳的一条员工数量突破20万的微博就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他肯定也是有点眼红的。

比亚迪的员工数量更多啊。

大家也可以把眼神转过来。

“我们虽然员工数量比南山系多,但是员工的平均薪酬不到人家的一半,这要是大规模的去宣传,好像也不是很好?”

王福有点纠结的反问了一句。

比亚迪的利润率肯定是没有办法跟南山系相比的。

国内任何一个工业企业,都是没有办法跟南山系去比收益的。

毕竟,人家走的是靠技术拿单的路线,这个路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走得通的。

“作为上市公司,我们每年的报表上面都是会有相关的数据的。”

“哪怕是我们不去宣传,有心人也能看到相关的数据。”

“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还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来做手脚。”

钟强觉得王福的担心是多余的。

国内有几家公司可以跟南山系比福利待遇的?

哪怕是同在一个城市的华威和企鹅,也就只能跟南山系的一部分公司比待遇。

真要是跟人家高收入的事业部比,那是不好比。

毕竟像是南山半导体,里面不少员工都是从外海挖过来的,那些人的待遇都是跟海外看齐的。

2012年的时候,华夏的整体待遇水平跟海外一些市场的待遇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差距,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慢慢的拉近。

“你说的也对,财报一公布,其实什么信息都知道了。”

“只不过没有专门把这部分单独拎出来宣传的话,大部分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王福也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

钟强说的话有道理,那自然就要接受了。

很快的,王福就在自己的官微和比亚迪的官微上面更新了一条内容。

【1995~2012,很快比亚迪就要迎来自己的成年礼,一路走来,感谢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如今员工数量突破36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微博的内容跟曹阳发的有那么几分相似之处。

眼尖的网友自然也是很快就发现了。

“我迪子已经有36万人了啊?牛啊!”

“迪哥牛掰,没想到居然养活了那么多人。”

“是谁说自主品牌车企不行的?单单看人家养活了那么多员工,就值得支持啊。”

“厉害了,居然比南山系还多了十几万员工!”

“我查了一下,这36万员工里头,有22万都是代工相关的员工,这些人严格说来都不能算是比亚迪的人吧?”

“楼上的,哪怕是把这22万人拿掉,比亚迪也还有14万人啊,已经很不错了。”

“确实如此,这个规模的企业,全国也是不多的。”

“比亚迪的汽车,我觉得越来越好看了,值得购买啊。”

“看来我们家的F3,也为比亚迪的36万名员工做了一点贡献啊。”

“支持华夏自主品牌车企,就是支持我们自己的就业!”

……

各种各样的评论,同样是让比亚迪火了一把。

在微博热搜上,虽然这个话题的热度没有超过南山系,但也算是排名比较高了。

起到的宣传效果,至少也是价值几千万了。

看到南山系和比亚迪都因为这么一个微博而小火了一把,其他的公司自然也都不甘落后。

【1953~2012,作为华夏第一家汽车公司,春城汽车集团今年就要走过一甲子的岁月。一路走来,感谢上级领导和消费者的支持与关爱,如今员工数量突破9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1969~2012,西风汽车集团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一路走来,感谢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如今员工数量突破8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1987~2012,今年是华威成立25周年,一路走来,感谢消费者和客户的支持,如今员工数量突破16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1997~2012,吉利汽车进入到汽车行业已经有15年的时间,在这15年里头,我们从无到有,不断突破自我,如今员工数量突破8万,我们会继续努力!】

……

比亚迪的跟风,仿佛是给大家打开了一个特别的钥匙,纷纷在自己的官微上发表了类似的微博。

这个风格的微博,一时之间成为了各个大公司争相效仿的对象。

而起到的宣传效果也确实是不错,让华夏网友对华夏自主品牌企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毕竟在这个微博后面,往往还有各自公司的一些发展履历的介绍。

无形之中,也算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不过,自主品牌可以这么刷存在感,对于合资车企来说,显然就不大好发表了。

比如魔都大众,你要是单纯的发自己成立至今的情况,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冲击力。

但是你发大众汽车的情况,好像又有点不大对劲。

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等车企的情况,其实都是类似的。

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车企跟着南山系的节奏,在互联网上狠狠地秀了一波。

它们却是只能在旁边干瞪眼。

那个心情,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不过,这些事情曹阳肯定是不去管那么多了。

自己开了个头,剩下的就交给其他的人了。

而他却是直接飞往长安市,公司内部又有一个大事发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