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刀刃向内,一把大刀砍向了好几个部门(2 / 4)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这样子也算是间接的提高了华威在华夏商圈的地位。

东瀛的丰田汽车为何在工业界的地位那么的高?

还不是因为丰田汽车搞出来的不少东西,被推广之后成为了整个东瀛乃至全球很多国家企业的使用标准。

什么“零库存管理”,什么JIT之类的,跟丰田汽车的管理相关的书籍,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

“我等会就安排人去起草相关的函件,然后在总经办下面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负责处理这方面的事情。”

有道理的东西,必须听劝才行。

要不然一意孤行,到时候搞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那肯定不是曹阳希望看到的。

并且,他不仅打算在采购部这么搞,在销售部和总务部他也准备这么搞。

许多人总是觉得采购部是有最多问题的,水最深的,其实在汽车行业,还真不一定如此。

也就是南山汽车集团的广告费相对没有那么高,很多都是间接的广告,要不然销售部的水深得都能吓死你。

比如你在某个地市搞一个营销活动,到底是花费了200万还是500万,这里的可操作空间可就很大了。

并且由于这种东西往往没有可重复性,过去之后就过去了。

后面就是想要暴雷都相对比较难。

不像是采购一个零件,你要是高了,那么一直都是高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问题了。

至于总务部,那就更加不显山露水了。

比如体检,二十多万名员工,一人就算是按照200元的标准去搞,那也是四千多万元的业务。

而体检的成本是最虚的,你找某个公司做体检,人家直接按照人头给你50元一个人的返点,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年下来,也许就一千多万到手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周年纪念礼品、过节礼物之类的东西,只要是没有正常走招投标程序的,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甚至就是按照流程去办理,人家也有很多手法可以使用。

对于南山汽车集团这样子的大公司,一个小小的总务科科长,要是心黑一点,一年都能捞一千万元以上。

这个水平,也许比采购部部长都要高了。

对于这些情况,曹阳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

虽然外面存在类似的案例并不表示南山汽车集团内部就一定有同样的情况,但要说南山汽车集团的人都是清廉如水,他是绝对不相信的。

比如采购部的苏明星现在出事了,难道采购部的其他人员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按照严格的标准去搞的话,估计半个采购部的人都可以劝退了。

当然了,曹阳肯定不会去做这样伤筋动骨的事情。

只要吃相不是很难看,在大家默认的范畴之内,那就无所谓了。

比如逢年过节一起吃个饭,收一盒月饼之类的,那是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连跟供应商吃饭都不允许的话,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会影响大家的交流。

很快的,南山汽车集团就正式的向所有的供应商发出了一封函件。

这份函件还不是通过各个原本对口的采购员或者销售员发出的,而是先统一收集各个公司的联系方式。

然后由总经办的特别小组的邮箱统一发出。

所有的回复也都是回复到这个邮箱,南山汽车集团承诺会对各个供应商回复的信息进行保密。

那么一来,事情可就有意思了。

“大哥,南山汽车集团的那个函件,你打算怎么处理?”

羊城华强集团那边,郭书富皱着眉头来到了郭书银的办公室。

他们集团的两大业务是热冲压成型零件业务和汽车经销业务。

这两个业务都跟南山汽车集团有密切的关联,自然也都收到了相关的联络函件。

这一下,郭书富就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虽然羊城华强集团跟南山汽车集团的关系比较特别,很多时候不需要搞一些非常出格的方法去获得业务,但是逢年过节的请人吃饭,适当的表示一点心意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现在的函件要求,这个做法也是不允许的。

虽然送的不是现金,金额也不是很大,但要是南山汽车集团真的较真,事情也有点难办啊。

“其他不少厂家应该也在纠结这个问题吧?”

“你知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反应不?”

郭书银也觉得这个事情确实是有点棘手。

虽然他相信哪怕是自己这边什么都不汇报,最终被知道了一些不合适的信息,南山汽车集团也不大可能跟羊城华强集团断绝业务关系。

但是,如果因为这个事情伤了和气,那就非常不值得了。

羊城华强集团能够有今天,最大的功臣就是南山汽车集团。

“这种事情,肯定没有人会跟别人说实话的。”

“嘴里说自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转身可能就把名单给交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