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2 / 3)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他环顾四周,提出自己的见解道:“总得来说,政制院应该做的是大方向给出指导意见,小问题地方和各个衙门自行处理,构建和缔造隶属于政制院的直属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上下整顿。”

“伱觉得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范仲淹问。

赵骏想了想道:“现在已经是九月份,那么我们就要完成今年的目标。万事开头难,直接上手就动工肯定是不行。接下来的三个月,我要求各部门把年底统计数据报告做出来。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大宋国家统计部,直属政制院,核查全国数据。”

“这得多少人?”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之前还说要精简官员,解决冗官之事,怎么又要成立新的部门呢?”

赵骏笑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是后世我们国家也有统计局用于全国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拟定统计工作法规、统计改革和统计现代化建设规划以及国家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部门的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实施。”

他说完后舔了舔舌头,站起身走到会议室门口,对外喊了句:“来个人。”

“知院!”

一个小宦官点头哈腰地跑过来。

政制院会议非常重要,目前政制院隶属人员还没有调齐,所以赵祯就派了一些宦官过来听候差遣。

赵骏说道:“拿九杯水。”

“是。”

小宦官心里一惊,忙不迭去办事。

由于赵祯性格不严厉,所以宫里人做事也经常丢三落四。

比如有一次连赵祯自己都没喝水,但又怕王守忠责备宫女,就强忍着不喝水。

等招呼了小宦官去拿水的功夫,赵骏又坐回位置上,然后继续说道:“统计数据有利于我们从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寻求更好的发展。以后国家统计部,下面还要有路统计署,州有统计厅,县有统计局,统计一切经济、农业以及政制院需要的统计数据。”

“这会不会与三司职权相撞?”

吕夷简思索道:“我记得太宗淳化四年,就有总计司,负责统筹全国计数,但因为三司也有同样的功能,所以仅仅存在了一年多,最终还是撤销掉,并入了三司里。”

“这就是赵光义短视的地方,各个衙门肯定要有自己的统计数据,但国家也要有统计数据,这样才好拿来比对,找出问题。”

赵骏说道:“后世不管是我们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是这样,统计数据不能怕麻烦,一定要多统计,多找出错误漏洞,否则还怎么看到发展的成效,还怎么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那些问题?”

现在位置不同了,就不能只着眼于惩处贪官污吏,或者发现民间有哪些冤屈,然后出手平息冤案,让百姓称赞。

一个国家总理一天天只处理这些问题,那不是扯淡吗?

所以在其位就得某其政。

上述那些问题遇到了肯定是随手解决,但主要的方向还是以国家发展为主。

而要想了解国家的发展以及制定未来规划方向,就必须要了解国家的整体数据,从而针对性地找到解决办法。

虽然对于大宋的问题,赵骏其实已经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比如三冗之害,土地兼并,军队战斗力不高等等。但具体有多严重,危害到哪个地步,还是不太清楚。

他需要一边看数据,一边实地考察才能做出判断。

这也是后世我们国家领导者的做事方式,只有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坐在这位置上,一拍脑门就决定。

因此赵骏才选择刚上任后先啥事不干,就进行数据统筹,之后再办一些其它事情。

而众人听到赵骏又开始说赵光义,就一脸无奈。

别说他们。

就连官家都阻止不了他骂太宗。

算了。

反正赵骏骂的也是自家先祖,跟他们有屁关系?

吕夷简等人权当没听见。

“那今年的战略规划,就是做统计吗?”

晏殊问。

赵骏摇头道:“不止,还要大力推动交引法,为边军粮草最足准备。之后要成立火器局,创造局,召集人才,进行秘密制造。枪械、大炮、蒸汽机之类,要提前做好准备。除此之外,还要成立地质部,探察全国矿产,特别是煤矿和铁矿。”

“嗯,这是为了工业革命?”

“是的。”

“就这些吗?”

吕夷简问。

赵骏想了想道:“三司的权太重了。”

“你要拆解三司?”

众人大惊。

赵骏点点头道:“嗯,以后再说吧。我认为现在各个部门的职权划分不清晰,官员职责细分不明确,这是个大问题,必须要进行整改,确定责任制度。比如政制院,我是责任人。政制院为国家第一权力机构,只向官家一个人负责。”

“能详细说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