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离开前的规划(2 / 2)

作品:《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众人表示赞同。

赵骏说道:“要想解决大宋的问题,在节流方面,就是控制政府开支,限制政府借债,这就是三冗方面的情况。”

北宋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借贷都特别兴盛。

王安石变法,做青苗法的前提就是他发现民间借贷需求旺盛。

而且民间借贷压榨非常大,官僚地主阶级对百姓收取高额利息,所以才打算以官方低利率贷款贷给百姓,取代私贷。

可惜老王还是低估了吏治有多烂,好政策到了民间直接变成了坏政策。

范仲淹听到赵骏终于又一次提起三冗,精神一振道:“三冗问题危害严重,确实应该管管。”

“冗官和冗军的问题现在不是时候,但可以从冗费入手。”

赵骏说道:“今年我已经削减了高级官员们的俸禄,明年再想办法砍一砍大家的福利,然后就是地方财政公款耗费现象也得管一管,尽量把冗费给取消掉吧。”

吕夷简、王曾等人脸色微变,他们的工资被砍了一半了,以前是年入大概三万贯左右,现在只有一万五,其余贾昌朝等人降到了一万左右。

政令已经下达,明年开始生效。为此高级官员们怨言颇多,只是碍于刘元瑜的前车之鉴,大家不敢撩拨赵骏的虎须。

现在又要砍他们的其它福利,太难受了。

每个人的脸色像是便秘了一样痛苦,可又不敢和赵骏顶牛,就只好委屈地坐在那,一声不吭。

赵祯见他们脸色情况,也能想到是什么原因,便问道:“这样会不会太伤他们了?”

“能伤他们什么?”

赵骏瞥了眼面色不太好看的吕夷简他们道:“没不允许他们经商,没收他们全部财产就不错了,这帮家伙一个个家财万贯,缺这点俸禄吗?”

吕夷简就只好说道:“官家,臣以为如今大宋官员的俸禄确实过高,削减一些,也不无不可。”

“是啊,臣等无碍事的,只是些许俸禄而已。”

“臣等虽不才,但这些年还是攒了些家底,削减些俸禄,为国家缩减支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臣无异议。”

众人七嘴八舌同意了削减福利的事情。

鲁迅先生果然说得没错,“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他们这些顶级宰相的俸禄本来就高,即便砍掉了一半,也是明清时期高级大臣的几十倍,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人家族个个产业丰富,田产、铺面、宅邸不计其数。

要是赵骏禁止他们经商,那损失的可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贯,相比于丰厚的家产,区区一万多贯的年俸,孰轻孰重,他们还是分得清楚。

所以面对赵骏的步步紧逼,他们也只能步步后退。

“好吧。”

赵祯见大家都同意,就只好应下。

“除此之外,我认为交子务应该独立出去,不接受其它任何部门插手,直属于政制院以及官家。”

赵骏见大家妥协,嘴角露出笑容,随后说道:“他们可以自由调配市场,降低通货膨胀,目前大宋处于钱少货多的通货紧缩情况,提高保管费这个办法不太行,交子务也缺钱,但可以放贷。”

“放贷?”

赵祯想起了王安石变法,连忙说道:“是王安石变法吗?”

“跟那个不一样。”

赵骏摇摇头:“交子务放贷是只放给缺乏资金周转的大商人,步子还不应该迈那么大,直接放贷给百姓。饭要一口一口吃,经济也得一步一步刺激,不能一蹴而就。”

“那就好。”

赵祯舒了一口气。

“国家也应该掌握一定的商业,年底时分,我打算和李相召集一些商人,正式开始做公私合营的买卖。”

赵骏继续道:“包括盐铁、粮油、茶叶等以前榷卖品,再加上新做的蜂窝煤,只要有自己的国企经营,朝廷的税收以及财政,将会健康很多。”

众人把赵骏的话记好。

明年年初赵骏就要离开汴梁,巡视大宋各地,他们就要开始主政中央。

目前在西夏和辽国没有击退之前,大规模改制肯定是不行。

但可以进行小范围试点。

比如先在汴梁开启几家与商人合作的国营企业,并且让汴梁交子务进行放贷业务。

这样受众面积小,也能尽快看到成果。

等过两年打退了西夏和辽国,外部威胁降低,那么就可以进行全国性推广。

赵骏最后定下来道:“现在朝廷的重心还是主要放在发展经济上,有了钱,很多事情都能办成,然后再开展全国基础教育,在全国各地兴建学校,进行小学课程教授,再步步改革军制、法制,加强科技发展,做到整体性提升。”

“可是现在即便是小学课程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教授啊。”

王曾提出异议道:“汉龙你也教了三个月的书,孩子们到现在都没有把知识学会。”

“那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智未成熟,有时候认知能力较差。”

赵骏说道:“如果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去学习小学课程,进度会快很多。这个时候的孩子学习能力最佳,所以也是为什么这个时期是初中高中学习较深难度知识的阶段。”

“伱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找一些十五六岁以上的孩子来学习?”

“是的。”

赵骏点点头道:“我这里有一整套小学教科书知识,先让他们学好之后,再让他们去教,将来我会想办法再把初中的教科书做出来,这样只要大宋能够奠定小学到初中的理科知识,那么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了。”

当初虽然把那些实体教科书都给烧了,但笔记本电脑里有。赵骏是打算自己离开,把笔记本交给赵祯保管,这段时间自己也在教他怎么用这东西。

只要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希望这群人能够按照他规划的方向发展,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