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飞越唐朝 / 章节正文阅读

飞越唐朝 第三十五章武道的颠峰(2 / 2)

作品:《飞越唐朝

    孙思邈的脸上现出怒色:“唐侍郎,你究竟是南诏的官还是唐朝的官,我觉得你这样做,好象有点儿不大对,要知道,自来中原汉人和少数民族之间都只有战争,很少交往,要知道,你们都贪图我中原地大物博,金银物产,美女众多,屡次进攻我中原,前些年突厥的入侵,近来吐蕃的滋扰,多是为此,我为什么要将武功传授给这些好战分子,反来侵夺我中原生灵?”

    这几句话,义正词严,顿时使唐朝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年代中惊醒过来,是啊,唐朝的时候,少数民族多未开化,像夜郎、南诏、吐蕃这样的国家,土地虽然不少,但多是贫瘠不堪,又多高山,气候不调,根本不适合农耕社会,唐朝自然不会看重这样的地方,反是少数民族想得到汉朝的东西,屡屡动战乱,孙思邈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唐朝还以为是新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各个民族团结互助,相亲相爱。

    哎,时代不同,民众的观念自然大异,想到这里,不禁好笑起来。

    见唐朝再无话说,专信也知道拜师学艺之事只是枉然,颓丧的站了起来,笑道:“前辈,实不瞒您,我可是汉人,你教我!”。

    孙思邈熟识专信良久,忽然摇头道:“专将军,其实,一个人学武功,不仅仅是看他有多勤奋,最主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天分,不然的话,再怎么努力也是枉然!”

    专信一愕:“你,前辈是说小子没有天分?”

    孙思邈就笑了笑:“不不,你能将迎门三步炮使得那样,武功是不错的,天分也是有的,当然,我是说练成一流身手,专将军当然有这天分,而且似乎现在正向这方面前进,可喜可贺,但你却没有那种推陈出新、灵活机变,将任何变化烂熟于胸的头脑,再说了,你虽然比我年少得多,但近四十岁的人,要想达到武技的颠峰,几乎是不可能了,我就算将武功的无上妙谛传授给你,你恐怕也仍然达不到,反而会害了你,使你轻则走火入魔,重则顷刻身亡,我知你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不像别的蛮夷之人,凶残成性,这才不传你!”

    但专信脸上闪现出坚毅之色:“前辈,练武之人,纵死亦是甘愿,假如小子因此死了,并不怪前辈,只求闻到无上武功的妙道!”

    孙思邈脸上现出嘲弄的神色:“唐侍郎,在我眼里,你就是那种善于推陈出新、灵活机变的人,你回答我,你真是汉人吗?”

    “是!”唐朝心中毫无杂念,心想,我当然是汉人,穿越到唐朝,可货真价实的,我的确是汉人,哪里会有假的。

    孙思邈就微笑道:“我知道了,你果然是汉人。就在这短暂的瞬间,我捕捉到你眼神和身体里生的变化,我可以肯定,你就是汉人无疑。好,既然专将军一定要冒这个险,那要是以后练武的时候出了什么事,可别怪老朽实现没有通告?”

    “是,小子理会得。”

    只见孙思邈端起面前李莲给他的一杯茶来喝了一口,神情庄重,开讲大道。

    唐朝心中则是惊骇莫名,这老者到底是不是神仙,怎么连我的手也没碰一下,就这么看看就知道我是汉人,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但这个时候,孙思邈已经缓缓说道:

    “武学之道,重暗劲,着重从内而外,讲究经脉**道的通畅,暗劲一旦练出,当着重以明劲为辅,修习增长身体武功的外门功夫,二者相辅相承,一旦将明劲练成,那距离练成暗劲,也不会太久了。”

    专信大喜,赶紧问道:“这我都懂,可要怎样才能练成明劲和暗劲呢?”

    孙思邈就道:“身体是一切武功的载体,虽然是个躯壳,但由于有人类的心灵控制,才成利器。但躯壳本身乃肉身,要使之变成利器,只有坚固肉身,强化心灵。这道理本来极明,但修行的方法千万种,所有坚固肉身的方法如练皮、练筋、练骨,这目的都是为了增长身体,都是外门武功,也就是我说的明劲。而另一方面,则必须学习套路,变化,近来流行的尉迟恭鞭法、关羽刀法、形意拳法等等,都是强化心灵,讲究以心灵控制身体和武器以伤杀敌人,这就是所谓的暗劲。明劲的颠峰是铜筋铁骨,抗击击打能力强,全身几无罩门,铁布衫、十三太保横练、铁砂掌等都是这样的武功。暗劲的颠峰是出手如针,不讲求用兵器伤人,而是伤人杀人于不显形,中招之后毫无战斗力。”

    说到这里,专信立即想到自己的只一招间就被这老者放飞的情景,赶紧问道:“前辈,你练成了暗劲,是不是?”他也同时想到了自己甫一和他接触就全身如针刺的感觉。

    孙思邈笑笑:“不错。暗劲达到颠峰的人,出手的时候,敌人会感觉全身毛孔都被劲力刺入,有如针刺的感觉。不过,这还不是武学的颠峰,真正武学的颠峰是将听劲练成,能够摸清敌人的任何变化。”

    “听劲是什么?”

    专信已经隐隐的懂了,但唐朝显然还不明白。

    孙思邈就说道:“听劲是一门高深的能力,没有天赋的人,永远不能练成,这就是我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适合向武道的颠峰前进的标准。这其实很简单,现在,你们闭上眼睛。”

    这句话一说,连在一旁的李莲都闭上了眼睛,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就听孙思邈说话了:“现在,我第一个进攻的人是专将军,你小心了,不过,请放心,我不会使上劲力的。”

    专信还没有回过神来,孙思邈一拳已经击向他的头部,拳风很响,于是本能的一闪,向后一仰。

    唐朝正想睁开眼睛,孙思邈叫道:“唐侍郎,别睁眼,拳头来了!”

    唐朝随即不敢睁眼,感觉到拳头击向自己的小腹,本能的一缩,同时使出《括苍山武经》上的招数“鞭锤”,后退的时候防备敌人趁机用腿攻上,截住敌人腿的去路,将上下盘都封死。

    只听孙思邈哈哈一笑:“都睁开眼睛,小姑娘,你的武功已经不错了,不用学了!”

    这一来,唐朝和专信才睁来了眼睛,看到李莲一脸的羞涩,但不管她,齐望着孙思邈,看他说什么。

    就听他微笑的说道:“这就是最基本的听劲,听到拳脚和兵器的风声,你要想象自己是一个盲人,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你才会唯一的依靠听觉来判断对手。不过,这只是听劲的下层功夫,真正的听劲,那是不只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鼻子,舌头,身体,甚至你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瞬间就做出判断,在最佳的击敌时间、部位出手,从而准确的击败敌人,不多花半分力气,专将军,您现在明白了,我先前之所以能在瞬间就把你放飞,并不是我功力比深多少,拳头的力量比你大,而是你的拳头和我接触的一刹那间,我利用听劲已经明白了你出拳的方位、时间,你拳头的骨节,于是,我就你的拳头将要接触我身体的瞬间,破坏了你整个身体的平衡,相差只在一念之间。一流高手和绝顶高手的差别,就在这一念之间。这就是武功的最高境界——化境。能够达到这一步的人,凭的只有天赋,绝没有任何取巧的成分,就拿刚才来说,我用拳击专将军,你只是退了一步,这就落了下乘,不像唐朝大人,退一步的时候,还不忘封住我脚的进攻路线。要是事先说明白了,我这个测试就失效了,所以,同样的方式对任何人都只能用一次,这就是天赋的最简单的判断方法。”

    这一席话,只说得众人暗暗点头,专信是满脸的灰心,唐朝则是雄心勃勃,他想不到,自己全身经脉大损,竟然反能练高深的武功。

    就听孙思邈哈哈一笑:“唐侍郎。孙某想收一徒,还有一方,价值千金,你可愿购买?”

    唐朝赶紧拜服在地,知道他说这话的意思,就是答应治疗自己的伤势且收自己为徒了,赶紧跪下:“谢前辈,小子当然购买!”

    但孙思邈的声音忽然很朦胧的传来:“可别答应得这么快,你先办成了这件事再说!”

    唐朝和专信骇然已经不见了药王的影子,只见半空中冉冉掉下一张黄色的纸笺。

    专信一手抓住,一看,却见纸上写了一行字道:“杀了王巨,以观后效!”

    字是用一片白粉写成,众人骇然望去,只见李莲用来装茶的瓷杯的把手已经不见了,整整齐齐的从中间断裂,但奇怪的是,茶水竟然丝毫没有倾倒出来。

    请有鲜花的支持一下,谢谢!

    整理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