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澳洲崛起录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八十七章:坦克大发展(1 / 2)

作品:《澳洲崛起录

如果说国内各项基础建设的成功代表着民事方面的顺利发展,那么军工厂各项军事技术的突破,就象征着澳大拉西亚军事实力的突飞猛进了。

虽然澳大拉西亚在海陆空三军的军事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阿瑟从来没有自满过。

阿瑟明白,任何一项军事技术从来不会一直强大,只有源源不断的钻研,研发出更多的更加先进的军事技术,才能保证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力量位居世界前列。

历史上投放在岛国的原子弹已经够强大了吧?当时号称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可以轻易的摧毁一座城市。

但等到后世,最开始的原子弹已经成了计量单位,最先进的核武器爆炸威力相较于最开始的原子弹,已经是几百甚至上千倍的差距了。

最先取得进展的,是澳大拉西亚一直处于领先的坦克技术。

话说回来,自从T-22坦克在1922年研发出来之后,澳大拉西亚这接近十年的时间内,就没有过新型坦克的诞生了。

原因之一是这段时间一直很和平,T-22坦克也基本上能够满足国防部的需要。

其次就是相关科技方面的限制。哪怕澳大拉西亚的坦克技术已经走到世界前列,仍然无法超越时间限制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坦克。

毕竟坦克技术想要取得突破,无非也就是火力、防护力和速度方面下功夫。

时隔九年多之后,皇家军工厂终于将新型坦克的设计交给了国防部门,最终惊动了阿瑟。

因为坦克设计的保密性,新型坦克的设计全部由澳大拉西亚人参与,并且参与者全部签署了保密协议。

最新的坦克一共有两种设计,首先是新的系列坦克,Knlurnvir-I。

Knlurnvir-I坦克是已经移民到澳大拉西亚的英国军工专家克伦威尔所设计的一款轻型坦克。

和之前倾向于大快强的澳大拉西亚坦克世界理念不同,克伦威尔所设计的轻型坦克,主要追求的是体积小,速度快。

克伦威尔I型坦克全长米,宽米,最大可以乘坐3人。因为大幅度削减了坦克的体积,再加上减弱了坦克的防护能力,让坦克的重量缩减到了吨,是真正意义上的轻型坦克。

在火力方面,将原本中型坦克装备的32毫米机关炮更换为20毫米机关炮,并且搭载一挺使用毫米口径子弹的机枪。

坦克的三个成员分别是侦查手,驾驶员和火炮手,是原本坦克人员精简之后的版本。

采用了小型的发动机之后,克伦威尔I型坦克的功率勉强可以达到148匹,最高速度48千米每小时,平均速度36千米每小时,最大路程可以行驶170公里。

虽然轻型坦克在战场中的威力并没有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那么夸张,但轻型坦克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作用的。

毕竟体积小,轻型坦克的使用范围也会更。可以用作侦查、登陆作战和快速机动战略。

考虑到轻型坦克的作用,以及后续轻型坦克演变成特种坦克所带来的成果,阿瑟决定成立轻型坦克公司,专门用来设计并且生产轻型坦克。

新的企业的掌舵者,理所应当的就是克伦威尔轻型坦克的设计者——克伦威尔·佩利了。

在阿瑟的设想中,并不只是轻型坦克,将来主战坦克的生产线也要从军工厂中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坦克工厂。

之后的坦克设计和生产大概会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轻型特种坦克,中重型主战坦克和履带式步兵战车。

根据国防部和军队对各类坦克的具体需要,再向不同的坦克工厂下订单即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各类军工厂的生产效率。

毕竟如果把所有的武器系列都集中在一个军工厂,哪怕军工厂再庞大,生产效率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影响。

其实之前所提到的特种坦克的发展前景,在目前的轻型坦克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现。

克伦威尔I型坦克还装备着烟雾发射器,空气过滤装置和小型空调,能够保证这辆轻型坦克在各种地区的作战能力。

阿瑟也是比较看好克伦威尔所研发的轻型坦克,决定让王室财团投资500万澳元作为克伦威尔坦克工厂的启动资金,并且由王室财团占股98%。

剩下的2%的股份就作为给克伦威尔的奖励,同时也能提升他研发坦克的动力,这也是阿瑟一贯的奖励人才的方式之一。

在成立克伦威尔轻型坦克工厂之后,王家军工厂之前所掌握的轻型坦克设计图纸和建造技术也将全部转让给克伦威尔坦克工厂。

将业务分割出来,皇家军工厂也能有更多的精力来设计其他的武器,让澳大拉西亚的所有武器系列都变得更加强大。

轻型坦克的设计看完之后,阿瑟对于新的中重型坦克的设计也就更加好奇了。

作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主战坦克,中重坦克的设计才决定着澳大拉西亚的装甲化部队的强大和战斗力。

根据国防部门提交给阿瑟的坦克方案,这次的中重型坦克也是有着两种不同的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