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襄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84章 他们竟如此欺我(1 / 2)

作品:《红楼襄王

虽然此时陈泰民勾着腰,但在现场官员们眼中,他的形象却是无比的高大。

都说官做久了就没有书生,但此时陈泰民直指君父的过失,让现场官员清晰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士大夫的风骨。

作为领议政,陈泰民看问题更透彻,改制之事有李烁支持,这件事他早就有过猜测。

当然,朝鲜上下聪明人不止他一个,只是这些人为了保全自身,便选择了沉默看其折腾。

说到底,这朝鲜江山是李家的,人家想怎么折腾就折腾呗,只要事情不闹得没法收场。

但现在的问题是,李氏父子要有大动作,而且必然会引得上国震怒征讨,将极大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比较搞笑的是,颁布训民正音的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汉字。

朝会散去,诏命得以颁布,首先便在汉城内传开。

九月十三,钦差特意绕道来了金州,这是皇帝要求要过来一趟,把在襄王府宣读过的旨意给朱景洪念一遍。

“他是危言耸听,是藐视君上,是祸乱朝纲……难道你们要跟他一起犯蠢?”

“殿下,出大事了!”陈云泰勾着腰说道。

这种憋屈的感觉,李烁看着自己父亲多次经历,他自己也在继位后遭遇过许多次。

所以这个时候,这些精明的聪明人们,有陈泰民带领都站了出来,跟着声势浩大的劝谏李烁。

当然,劝谏之人多数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言语上要委婉含蓄一些,但每个人的意思都很明确。

“诸位……颁布新制又不是造反,何至于就到了陈泰民所言之境遇!”

“臣有罪仅身死族灭,然殿下此罪……则将引得朝廷征伐,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朝鲜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是啊……这税是交给大明朝养兵的,咱们不交税人家吃什么?”

也就是说,李烁的出现不但没镇住臣下,反倒引起了更大的波涛。

“张百户……你们可别干看着,先把他轰出去!”

“姐夫……你这棋艺,确实难道我了!”宝琴颇感为难道。

人心似水难以捉摸,当有人陆续生出侥幸之心,朝臣们就开始动摇了。

“陈相……君为臣纲,你忤逆君父,乃是不敬之罪!”李烁冷冷说道。

就这“你追我赶”之下,这一行七八号人,终于是进到了院子之中,此时余海刚好走到门口。

“什么砥柱……我么……纸上谈兵还行,能成事靠的都是他们,你可别给我脸上贴金!”

多数人不在乎什么训明正音,只对对诏书最后提到了的免税感兴趣,得知此税免除现场爆发了欢呼声。

但在离开金州之前,他还得把剩下的事处理好,但归京之事已提上了日程。

“琴丫头……王妃棋道高深,我随她学过数年,如今也算初窥门径了!”朱景洪自得道。

以臣下问罪君父,陈泰民的行为震惊了在场所有人,也让多数人内心更有了底气。

南千户所的消息渠道,是直接往京城送去,而不会拐个弯特意送到金州。

如何如何阳奉阴违,如何给朝廷天兵当带路党……已经被某些人提上了日程。

“补上?”青年面带疑惑。

在这些势力之中,相对来说朝鲜要富一些,所以他们负担得最重。

“殿下,请收回成命吧!”

宴会被安排在了晚上,可惜众人劝酒之心虽浓,但作为主角的高志文却没怎么喝,因为第二天他还得动身去朝鲜。

在众人瞩目之下,这几人直接跑走了,他们要去找同学商议此事,要向家中长辈请教心中之疑惑。

“你们以为,孤是孤身作战?”

但是,李烁的那套说辞只能骗一般人,在场多的是精明睿智之人,他们可不会轻易被忽悠住。

于是他推开身边女子,走进房间取回官帽,拿着秘报满面带仓惶跑了出去。

且说金州这边,朝廷在九月初一举行大朝会,除了褒奖朱景洪处置得力,还派了钦差赶赴朝鲜。

领议政陈泰民都被抓了,结合刚才李烁的组合拳,朝臣们最终是被镇住了。

安东行都司的兵饷,就来自于女真诸部和朝鲜,以及靠东的几个蒙古部族。

太阳西斜,陈云泰刚从薛家站岗回来,就收到了手下人传回的秘报。

“跟你说不清楚!”

这话既陈泰民是说给李烁听,也是在提醒在场官员们,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然后坚定站对自己的立场。

这种秘报,每隔两天就会送一份回来,每天的内容基本都一样,所以他也没着急着去拆。

青年想不通这些,当即答道:“管他那么多,只要对咱们是好事就行!”

这人话音才落,就听有读书人愤愤不平道:“如此改制,以下犯上,将惹大祸,将惹大祸啊!”

现场几个书生急得跳脚,看在一众百姓眼中只觉得好笑,遂有好事之徒询问如何将惹大祸。

“我说了事情紧急,不可耽搁!”

能扛事,能成事,不占功……这样的人,又如何不让人想要追随。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陈云泰呐喊道。

大朝会是九月初一,然而钦差在此之前就出发了,快马之下于九月中旬到了辽东。

于是朱景洪目光扫向一旁,侍奉的余海立刻往外走了去。

“殿下过谦了!”高志文非常认真说道。

但好在,北镇抚司的陈云泰回国前,特意在朝鲜留了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消息则是直传金州。

这厮也是够能舔,真就跟着龙禁卫一起,给朱景洪站岗守卫门禁。

为表明朝廷重视,宣旨钦差是兵部侍郎高志文,此人也是前两年提拔的干练之臣,如今年纪不过四十二三。

陈泰民被侍卫拿下来了,他想要开口却被捂住了嘴,挣扎之间乌纱帽被打落,最后是被人给拖出去的。

喝了茶,锤了腿,这厮才慢悠悠拆开秘报,把玩着丫鬟慢慢看了起来。

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人,如今王室的行为有砸锅的可能,这些将领们又怎么可能不心忧。

既然已下定了决心,那就要不遗余力走下去,铲除朝中反对派便为第一要务。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因为安东军需税的存在,朝鲜王室便被拿走了六成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也难怪要反抗大明。

“算了算了……扯这些都无用,高大人远道而来,他们可都做好了准备,要替你接风洗尘呢!”朱景洪指着身后一众官员说道。

“天下太平,能有什么急事!”

看得出来,他们两个人都很焦灼,只是产生原因却不相同。

“爹……咱们走吧!”叫俊大的青年笑着说道。

薛家这边,已到了要吃晚饭的时候,但此时宅院后方的小花园内,朱景洪正跟宝琴切磋棋艺。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安东军需税占到了正税的六成,这样重的负担免除当然值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