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长门好细腰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92章 大王三思(2 / 2)

作品:《长门好细腰

无利不起早,要是没有好处,谁愿意来张罗这等大工事?

里正娘子是个好人,这是花溪村人所周知的事……

可好人做久了,受恩之人慢慢就习惯了,渐渐会觉得,长门那样富有,里正娘子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却在土里刨食,天差地别……

这不就是奴役的结果吗?

说到底,她对村里人好,还不是为了她自己?

大槐树下安静一片。

冯蕴表情平静,并没有因为卢贵全的质疑,就生出半分情绪。

“说得很好,合理的怀疑。”

她点点头,掌心慢慢摩挲椅背,不知想到什么,淡淡笑了一声。

“那今日议事就到此为止。各位抓紧时间秋收吧。下一季庄稼,想要收成,也不知要等到何时。”

她丢下这句话,径直离去。

三天后,长门就出动了大批部曲,开始挖渠。

他们不挖村子里其他人的土地,就沿着长门的田地边上,开出沟渠,一路往小界丘山延伸……

有好事的村人,上前询问。

“娘子挖这些沟渠,是为何故?”

部曲回道:“娘子说今年干旱,无水下地,庄稼长势不好还是其次,只怕接下来吃水都困难。”

那天村里为了抢水打架的事情,众所周知。

但冯蕴这工事,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娘子说,这叫井渠,可以引地下暗河之水,流到地面,用来饮用和灌溉。你们看到的这叫明渠,小界丘山还有暗渠呢……”

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部曲又解释,“从小界丘到长门庄,我们打了好多口井,把这些井用沟渠串在一起,叫井渠。娘子说,这样一来,我们长门就不缺水了……”

众人半信半疑。

打井取水是大家都理解的事情,但打一串水井,再把一串水井用沟渠连接起来,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你们人够用吗?可要工匠?”

长门经常会在村里请人,给的工食很高。

眼看农忙过去,下一季庄稼没水也是难以下种,村里有大把人闲着,都想去长门赚几个。

部曲笑道:“没听娘子说,我们的人手应该是够了,都是五大三粗的壮汉,有的是力气。”

村里人这才想起,就在前不久,才有一支秀峰山的悍匪,被长门收编了,成了冯十二娘家里的仆从。

慢慢的,人们开始算这一笔账,恍然惊觉,里正娘子的长门里,里里外外已有上千人之众。

这可不得了……

上千人已然可以打一场小型的战役。

扯起大旗整合队伍,称王称霸,自封将军的人,也不在少数……

一个女流之辈,短短一年多时间,居然笼络了这么多人?

以前部曲都在山上,不怎么引人注意,从挖井渠开始,村里来来去去就添了不少人,说法就渐渐多了起来……

冯蕴浑然不在意。

她集中长门所有的力量,来挖井渠。

缺水和缺粮一样,都是保命的事,村里人现在还可以去长河湾挑水,一旦长河湾见底呢?

没有饮水,这么多人怎么活命?

流亡的路她是不想再走了。

长门从当初的几十号人,发展到如今的一千多人,她也不可能带着他们去做流匪,更不可能举家迁移,离开安渡。

那她只能再想办法。

井渠的修凿之法,一如既往是从书上看来的。

阿母留下的书,包罗万象,提供给了她足够多的智慧,让她得以应对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花溪村挖渠凿井的事,干得如火如荼,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

不仅贺洽带着刺史府的属官下村里来看过,邻近的万宁郡、玉浦郡、信义郡等地,也有司农功曹特地过来了解情况……

“从山上凿井,一路由高到低,说是说得通,但有那么多水可用吗?”

“王妃说小界丘有地下暗河,是凿石墨井时发现的。”

“好办法,如此引水,真是一举两得。一来免得暗河的水流入矿井,引山上的矿井积水塌方。二来,又可引水灌溉,解干旱之苦,妙哉,妙哉也……”

大多数人不认同冯蕴。

在没有看到井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前,他们心底始终存疑。

但也不乏能人异士,略一合计,就惊讶赞叹。

“此举高明,我郡也应效仿。”

“效仿什么?等雍怀王把淮河的水引过来,还缺这点井渠之水吗?何必兴师动众。”

“此言差矣,引淮水是大工事,相比而言,小界丘到花溪村的井渠,只是小工事。要等人工河造起来,举全国之力,少则三年五载,多得十八载,甚至要更长的时日……要是连年干旱,你等得起,还是百姓等得起?”

各郡功曹争论不休。

消息传到冯蕴耳朵里,她特地打听了一下。

对井渠多有赞誉,认为各郡应当效仿的,是万宁郡来的。

她让人将井渠设计图纸找出来,交给阿楼。

“给万宁郡吧。只要他们找到足够水源,打暗井,通明沟,可暂解困局。”

阿楼应下,接过图纸,又忽地抬头。

“有南齐来使,也想问井渠之事,娘子可要一见?”

二锦这两天扭到腰了,坐着难受,啊啊啊……

本来想锻炼一下身体的,谁知道会适得其反!!!

冯蕴:来,姚大夫帮看一下。

二锦:啐!讨厌。

裴獗:来,把她丢下去,敢啐我娘子。

淳于焰:来,岳母大人,这边,隔壁老王有请,我们看看,要不要改一下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