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风居住的街道(1 / 4)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就在众人观望的时候,巩莉从屋里面走出来,她先看到周彦,正要打招呼,忽然又看到周彦后面的王祖贤,就直接略过了周彦,朝王祖贤喊道:“小贤,你也来啦。”

之前巩莉去香江拍戏,跟王祖贤他们都认识。

虽然谈不上多熟,但是女孩子见面要热络很多。

王祖贤也迎上去,“巩莉姐。”

两人抱了一下,随后巩俐拉着王祖贤的手,说道,“好久不见,又变漂亮了啊,周彦也是,你来他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三哥本来还不让我来呢。”王祖贤上来就告状。

巩莉看向周彦,“你小子现在可以啊,把小贤都管上了。”

周彦笑道,“我不让她来,她不还是来了么?我这导演说话也不好使啊。”

“拍戏的时候伱是导演,不拍戏了,你可比我们都要小。”巩俐笑了一句,又问王祖贤,“路上累不累?从燕京过来不容易吧?”

“还可以,路上风景不错,一路欣赏景色过来的。”

周彦朝屋里看了看,“张导他们呢?”

“他跟葛悠去办事了,一会儿就回来,你们先进来坐坐吧。”

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院子,是徐家最后一个院子,以前徐家有三个院子,被福贵爹败掉了两房。

平时剧组就在这附近驻扎,天气很热,但是屋子里面还挺凉快。

院子里面也没有茶,巩莉给拿了几瓶瓶装水。

几人聊了一会儿,赵嶙从外面走进来。

“彦哥!”

看到周彦,赵嶙高兴坏了,当年在长安认识之后,他就崇拜周彦。

到了央音读书,这种崇拜又加深了,不仅仅是他崇拜周彦,他们这届作曲的学生,基本上都崇拜周彦。

谭盾、陈启刚这些天才师兄,名气也很大,但离他们太远了,看不见也摸不着,而周彦不同啊,周彦的才华是他们亲眼见到的,而且周彦还是他们老师。

这次被周彦叫来担任配乐助理,赵嶙兴奋得好几晚都没睡着觉。

周彦上下看了看赵嶙,随后开玩笑道,“看来剧组伙食挺不错,你小子都长肉了。”

赵嶙确实长肉了,也晒黑了不少,看来经常在外面跑。

“我这是浮肿。”赵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在这里,没有给张导他们添麻烦吧?”

“张导跟莉姐都挺照顾我的。”

见赵嶙答非所问,周彦就知道,这小子估计也没让张一谋他们省心。

他正要说道赵嶙两句,巩俐撇嘴道,“这里是剧组,赵嶙是配乐助理,不是你学生,收起你老师的架子啊。”

王祖贤轻笑道,“他老这样。”

“是吧,我刚认识他的时候,还感觉他是个阳光男孩,后来才发现,这小子年纪轻轻,老气横秋的。”

被她们俩挤兑,周彦也没法还嘴,他轻咳一声,说道,“你们在这儿聊,我在片场转转。”

“嗯,你去吧,他们回来估计还得一会儿。”

周彦点点头,又对赵嶙说,“你带我转转。”

“好嘞。”

两人一起出去,还没等周彦问,赵嶙就主动汇报起最近的工作。

“每天的拍摄情况,我都有跟场记录,我自己也写了一些心得感受,记录的本子在我宿舍,现在要不要看?”

“先不急,晚上再看吧。”

“好的,那我晚上拿给你。”

两人出了院子,跟芦苇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在周围转了起来。

“这边是福贵他们家,赌场就在不远处,从后面往那边走,就能看到,还有福贵他们后面住的房子,往右手边走就行了,昨天还在那边拍摄了。”

“这条街上有供销社,我们平常会来买东西。”

周村这边是古商城,建筑保存的挺好,而且后面还有修复,人气也比乔家大院那边旺多了。

这会儿天气比较热,不然的话,带王祖贤出来逛逛倒是挺好的,也不知道晚上夜景如何。

两人沿着商城的街道往前走,快到供销社门口的时候,周彦看到树荫下坐着个人,正拿着一根冰棍在嘬。

一看到这人,周彦就笑了,来的路上他还在想,余桦会不会也在,没想到真给他碰到了。

余桦一边嘬冰棍,一边看着对面的一个房子,周彦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对面的房子,也没看到有什么特别的。

“这房子,有什么好看的?”

耳边突然响起的声音,把余桦吓得往旁边让了让。

待看清是周彦时,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凑这么近讲话,把我吓一跳。”

“你在看什么呢?”

余桦指了指对面的墙,“你看那个位置。”

周彦盯着墙上又看了看,还是没发现什么特别的,“这墙怎么了?”

“这墙是新刷的。”

“嗯,看起来是新刷的,有什么问题?”

“旁边的墙上有字。”

周彦又看向不远处另一面墙,上面写着“少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这是很正常的标语。

虽然出现在古城有点扎眼,但跟旁边这个墙有什么关系?

“你说,这个墙为什么刷?是不是因为之前也有字?会是什么字,为什么要刷掉?”

周彦扯了扯嘴角,“你就因为这个,盯着这墙看了半天?”

“不然呢?”余桦嘬了一口冰棍,问周彦,“你要不要吃冰棍?”

周彦还以为余桦要请自己吃冰棍,正要开口,就听余桦说,“他们这里绿豆冰棒一毛钱一根,买两根送一根,你去买两根,送的那根给我。”

“……”

周彦看了眼供销社,有些疑惑,这种供销社能做这样的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两年供销社情况很差,听说今年全国供销社大面积亏损。

相较于个体户,供销社经营管理不灵活,组织内部机制不完善,完全没有竞争力。

一般的供销社,根本不可能做出买两根送一根的活动。

带着疑惑,周彦走进去,问道:“冰棍怎么卖的?”

店里面的女孩子说道,“一般的甜水冰棍跟绿豆冰棍一毛钱一支,买两支送一支,还有甜筒两毛钱一支,买三支只要五毛钱,还有一块钱一支的奶油雪糕,买一支送一支甜筒。”

听到这一串介绍,周彦忍不住称奇,这供销社的售货员业务能力还挺强的,关键周彦已经很久没见过态度这么好的供销社售货员了。

供销社售货员是妥妥的铁饭碗,甚至可以说是金饭碗,大部分供销社的售货员,不给顾客摆脸色就算不错了,哪有这么热情的。

这供销社,有点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