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语言不就是连蒙带猜嘛(1 / 3)

作品:《1990:从鲍家街开始

周彦到汤家的时候,只有徐风跟小儿子汤子桐在家。

让周彦感到奇怪的是,徐风的状态看起来并不太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按理说,最近《霸王别姬》热度这么高,不但得名,又得钱,她应该很高兴才对,毕竟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是有回报了。

不过汤子桐在旁边,周彦也不好问。

直到后来汤子桐去别处玩了,周彦才开口问道,“风姐,最近很累么?我看你状态不太好。”

听到周彦关心自己,徐风揉了揉眼睛,笑道,“还是你细心啊,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去年我们家牵扯的一桩官司,现在还有些尾巴没有收掉,君年最近一直在外面奔波,我是为他操心。”

周彦点点头,汤家的事情,他有所耳闻,不过具体情况他也不了解。当时新闻挺多的,但是后续的事情,也没有报导。

好像是在香江那边牵扯到官司,还涉及到不少人,周彦当时听到传闻的时候,也没当回事情,毕竟现在汤臣集团在上沪发展很不错。

而且后来汤臣集团发展那么好,这会儿应该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事情,总不能他过来之后,蝴蝶翅膀直接把汤臣集团给扇垮了吧。

“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么?”周彦问道。

“你有心了,但是这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徐风笑了笑,随后又说道,“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琐事太多,牵扯了精力。”

“没事就好,如果有需要的话,风姐你说一声,能帮上忙的话,我肯定不遗余力。”周彦说道。

他说的也不全是场面话,徐风帮他很多,如果有需要他帮忙的,他肯定会帮。

徐风欣慰道,“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其他的你不用操心。霓虹的音乐会,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霓虹的市场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两张音乐专辑加上一部电影,给你在霓虹打下的基础很好,后续只要正常发展,霓虹的市场够你吃很久了。”

“这场音乐会准备了很久,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周彦说道。

徐风点点头,“我对你也有信心,霓虹跟香江还有台岛不同,那里的音乐市场大,产业也非常成熟,在你进军欧美之前,重点都要放在霓虹那边。至于内地的市场,虽然潜力很大,但是现阶段投入跟产出不成正比,你先在国外打一圈回来,等到内地市场进一步成熟,到时候就是你收获果实的时候了。”

不得不说,徐风的思路非常清晰,她看到霓虹乐迷吃周彦这一套,就紧着霓虹这只羊死薅。至于内地市场,等到周彦在国外薅完一圈羊毛之后,反过来再收割那是轻而易举。

之前奥利维埃想要翻拍《想飞的钢琴少年》,为什么徐风那么上心,就是因为她想要借这件事情,让周彦能够打入到欧美市场。

原版的电影在欧美反响一般,但如果由外国人拍外国人演,可能就会被欧美的观众接受,到时候周彦的音乐也能够借着电影在欧美传播开。

对于周彦的新电影《第六感》,徐风也是想重点在霓虹跟台岛进行宣传,然后立足在这两个市场,再往欧美那边发展。

汤臣电影公司的工作重点就在周彦跟陈恺歌身上,陈恺歌刚拿了国际电影节大奖,正红得发紫,不过徐风现在更加看好周彦,一方面周彦从谏如流,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会一直进步,另一方面,周彦有一个陈恺歌永远都不会有的优势,那就是他的音乐家身份。

《想飞的钢琴少年》在霓虹能取得如此成绩,跟配乐关系很大,这电影换其他任何一个导演来拍,恐怕都很难超过周彦,除非那个导演把周彦请去当配乐指导。

而即便是其他导演拍,找周彦当配乐指导,也未必能够合作的非常完美,肯定不如周彦自己一个人来做更好。

听徐风这么说,周彦也想起来一件事情,“风姐,我听说,上沪这边有人找过你,想通过你邀请我在上沪开音乐会?”

徐风撇撇嘴,“这事你听张有安说的吧。”

周彦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上沪这边早就邀请过周彦来上沪举办音乐会,不过之前都是通过汤臣电影公司联系的,但是周彦一直没有答应。

后来《燕京·无声》音乐会大获成功,上沪这边就坐不住了,直接联系了徐风本人,想要打感情牌。

不过徐风把这事给压下来了,因为周彦这一段时间非常忙,如果这时候跟周彦提音乐会的事情,会给周彦很大的压力。

她之前就跟周彦说过,让他不要太忙了,为了这事,她还说过张有安。

而这次,又是张有安跟周彦透露的消息。

如果不是张有安业务能力真的很好,徐风都想把张有安给换了,给周彦换一个听话点的经纪人。

张有安心太急了,恨不得让周彦二十四小时轮轴转。

年轻人忙一点是好事情,但是太忙了对未来的发展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处。

她又看了眼周彦,笑呵呵地说道,“上沪这边是派人跟我接触过,想要邀请你来开音乐会,不过这事你也不用放在心上,总不能每个人来找我,我都要让你去开音乐会,那到时候你忙得过来么?”

“上沪毕竟不同嘛,反正音乐会是要开的,等过完年,找时间在上沪开两场也没什么。”

在周彦看来,这不过是个顺水人情。

徐风微微摇头,“我一直说,跟恺歌比,你的性格有优势,但你也有你的弱点,这个就是你的弱点。你太顾及别人的想法了,汤家这两年确实跟上沪合作很多,但都是互惠互利的,他们想要通过我来邀请你在上沪开音乐会,这事很正常,但是我不帮他们,也很正常,而且这个事情根本不至于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意。”

“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想要找你帮忙的也会越来越多。今天上沪这边你因为我答应了,回头金陵那边找你,因为你是金陵人你也答应了,你一个人能忙得过来么?还有很多地方,总会跟你有些瓜葛。所以我干脆就不提这事,不给你压力。”

听到徐风这么说,周彦有些感动,这样的老板,真是打灯笼都找不到。

不过徐风也就说说别人了,她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朋友有什么事情,她都是第一个帮忙。

在生意场上周彦不知道,但是在电影这方面,徐风完全是个“感情用事”的人。

她看好陈恺歌,所以即便陈恺歌的意见跟她相左,她最终还是愿意支持陈恺歌,这绝对不是一个理智的生意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也有可能,徐风只是把自己“感情用事”的一面留给了电影事业,而在做生意的时候,她会变成一个理智的人。

“挺长时间没见到恺爷了,他最近忙什么呢?”徐风提到陈恺歌,周彦也顺嘴问了一句。

“他啊,天天忙着参加各种活动,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呢。不过他最近也看到叶兆言的一部,似乎挺有兴趣的,上次打电话跟我说了。”

“什么?”周彦问。

“具体叫什么名字我还真不知道,我也没看到故事。现在也不急,等到年后有时间,再商量这个事情。”

听到叶兆言,周彦就已经知道这部应该是《花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陈恺歌最终也会把这部改编成电影《风月》。

作为《霸王别姬》之后,陈恺歌的第一部电影,《风月》非常受外界关注。

而且这部电影大咖云集,主演是张国榮跟巩莉,原著作者是叶兆言,编剧还有王安意,如此豪华的阵容,电影还没开拍的时候,都多人都觉得能够再续《霸王别姬》的辉煌。

但结果却并不如意,《风月》的口碑跟《霸王别姬》差距非常大,既没有受到观众认可,也没有受到有分量的奖项认可,几乎可以说一无所获。

这部电影徐风肯定不喜欢,跟徐风认识这么长时间,周彦对徐风的喜好也比较了解。

徐风喜欢的,是那种里面角色能够发现一些审美上可爱、美好之处的电影,《风月》显然不属于此类。

这就要说到徐风的“感情用事”了,徐风明知道《风月》不行,但还是让陈恺歌拍了这部电影,最终只能惨淡收场。

“我倒是还没听他提过这事。”周彦说。

“他后面应该会跟你提的,这部电影他可能要找你给他配乐。”

“是么?”

“嗯,他很早之前就说过,要跟你合作一部戏,这部电影的配乐,如果不找你,应该就是找赵季平,反正肯定是你们两个中的一个。《霸王别姬》的成功,让他认定你们两个了。”

周彦抿了抿嘴,陈恺歌确实说过很多次,后面有电影要找他合作。

但是他对《风月》是真不感兴趣,不仅仅因为电影口碑一般,也因为他本身就不喜欢这个故事。

不过周彦也没说什么,毕竟陈恺歌现在还没找他,等到后面陈恺歌跟他提了这事,他再想着拒绝吧。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保姆过来叫他们去吃饭。

吃过午饭之后,周彦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徐风家,周彦也没有急着回去,就在路上随意地走着。

上沪的冬天并不冷,周彦戴着围巾走一段路,甚至感觉有些热。

从徐风家出来,穿过四明邨弄堂,就到了爱神花园。

爱神花园是以前的名字,现在这里是上沪作协办公的地方,站在园子门口朝里面瞅了一眼,周彦也没进去,而是沿着巨鹿路往前走。

到了一间看着像咖啡店的店门面前,周彦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