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65章 祭祖,劫匪(1 / 2)

作品:《重回1980年去享福

农历二月十八,星期六。

这一天对于那耶邓氏三十岁以下的族人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

那耶邓氏祭祖,需要准备的祭品有五牲(猪羊鸡鹅鸭)、饭团、茶、酒,这是必不可少的,至于其他的如糖果、饼干、水果之类的,有也行,没有也可以。

如果说五牲、饭团、茶跟酒这些对于祖宗来说是正餐,那糖果、饼干和水果之类的就只是零食,就是这个区别。

至于金银香烛这种就不用多说了,还有一条用禾杆编成的又大又长的禾杆蛇,在出发之前要把这条禾杆蛇点燃,让它冒烟,这个是不能灭的,带出去铲山或祭祖,还要带回来的。

早上八点,众人在新祠堂门口集中,在这里吃上几碗粥填饱肚子。

一切准备妥当,邓世荣这个族头一声令下,几千人便浩浩荡荡的朝那耶邓氏的始祖坟走去。

前面负责开道的是带着禾杆蛇以及扛着邓姓大旗的族人,紧随其后的是吹唢呐以及敲锣打鼓的族人,接着是扛着猪羊以及鸡鹅鸭等祭品的族人,然后是拿着工具以及烟花炮竹的族人。

几千人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那声势确实不一般。

那耶邓氏的开基大始祖的墓地距离那耶村并不远,大概就两个多公里的路,众人走了半个小时左右,便来到了始祖山的山脚下。

这座山,名叫高龙堂。

对于老祖宗们的埋葬地,那耶邓氏生怕后人忘记了,还特地编出了顺口溜,这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一世祖在高龙堂,二世祖在庙山坡,三世祖在蛇部头……

一直到十世祖,都是有的,而且还朗朗上口,让人容易记住。

这座始祖山虽然名叫高龙堂,但山其实并不高。

博白这个地方,山极多,可以说到处都是山,但这些座都不高,全县最高的一座山是六塘颈,其海拔也不过才929米,而双旺境域的山,更是很少有上100米的山,都是那种几十米高的矮山。

就像这高龙堂,其海拔也就几十米高而已。

到了地方后,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大家就只好分散在四周,没办法都挤到始祖坟墓前,只留下一部分族人拿工具开始清理坟墓旁边的杂草。

至于邓世荣和族里几个有头有面的族人,则陪各地分支宗亲中的族头和有头有面的人站在一起。

新田邓氏族头邓昌发感慨道:“想当年,我和族里的长辈过来祭始祖的时候,我还是一个连老婆都还没娶的小伙子,现在我连孙子孙女都有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山口邓氏族头接话道:“我当年也随族里的长辈来过,不过那个时候我年纪更小,也就十四五岁吧,后来就再也没来过了。”

沙河邓氏族头道:“当年我们过来祭始祖,也就几个人而已,那场面跟现在完全没得多。”

公馆邓氏族头笑道:“那不一样,离得那么远,当年过来要靠两条脚走路,一走就是一天一夜,能有几个人过来参加,已经是很不错了,哪像现在开车过来,也就一两个小时就到,完全不能比。”

北流邓氏族头附和道:“是啊,离得太远了,尤其是我们隔着一百多公里,由于路不好走,就连开车过来都要好几个小时,要是走路的话那起码得走两三天才到,过来一趟是真的不容易啊!”

邓允贵笑道:“现在起码是通车了,不像以前只能走路,咱们同族之间可以加强联系,共同发展了。”

邓世荣道:“现在的路确实不好走,等以后国家发展起来了,这公路肯定也会重新修建的,而且都会铺上沥青或水泥,甚至有可能会修建高速公路,到时再开车过来就方便多了。”

“就咱们这地方修高速公路?”

邓允贵闻言咋舌道:“九叔,我看电视上提到的那些高速公路,都是在那些大城市修建,咱们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想要修高速公路,恐怕是不太可能吧?”

八十年代,我国的高速公路才起步,就连那些重量级城市之间都还没能做到全部通高速,更别说是双旺这种旮旯之地了。

正常来说,像双旺这种偏僻之地,确实是看不到修建高速公路的希望。

然而,世事难料,除了邓世荣这个经历过的人,谁也想不到后世国家的发展会如此快速,在他重生之前,双旺的高速公路已经在建了,可惜还没能等到建成通车,他就与世长辞了。

“咱们双旺的地理位置确实不行,先天比其他乡镇差,不过咱们国家的发展一日千里,或许有一天,国家能够做到每一个乡镇都能通高速,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邓世荣意味深长的说道:“就像十年前,我们想吃一顿肉都不容易,有谁敢想我们十年后能够拿出上百万来修建新祠堂啊?”

邓允强连连摇头道:“那个时候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

邓昌发感慨道:“自从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后,确实是一年一个样,或许几十年以后,真像九公说的那样,每个乡镇都能通高速路了,到那个时候咱们国家恐怕就跟老美一样发达了。”

几人站在那里天南海北的闲聊着,而族人们已经干脆利落的把坟墓旁边的杂草清理干净了。

之所以这么快捷,一方面是族人们干惯了活,清理杂草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小意思,熟能生巧了。

另一方面,是那耶邓氏的始祖,不是普普通通的土坟,而是白坟。

所谓的白坟,就是用石灰硬化过的坟墓。

白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打(这边把修建白坟叫做打白坟)的,在博白打白坟,首要的条件就是坟墓一定是那种经过名师鉴定的风水宝地,如果是那种没什么格局的小土坟拿来打白坟,那会惹人笑话的。

其次一般都是有些年代的老坟,新坟的话是很少有打白坟的。

在博白境域,白坟跟土坟,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白坟,那是坟墓该有的它都有,包括墓碑墓志铭之类的。

而土坟前文已经说过,就只是一个无名的小土包,这也是后世铲山的时候有人认错祖宗的主要原因。

这小土坟是真的太难辨别了,就算每年都去铲山都难记,更别说后世有些人因为忙工作可能几年才有时间去铲一次山,这全靠脑子去记,一旦人的记忆出错,把旁边别人家的祖宗当成自家老祖宗去铲,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族人们把坟墓旁边的杂草清理干净后,就开始把祭品摆好,在此期间铜锣声、鼓声以及唢呐声就没有停下来过,在山顶敲锣打鼓再加上被称为乐器之王的唢呐,那声音真的能传扬得很远很远。

等一切准备就绪,祭祖仪式便正式开始了。

邓世荣以及邓允贵这两个负责喝礼的人便上前开始喝礼,指挥族人们开始对老祖宗三拜九叩,如下图:

【这是那耶邓氏祭祖的场景,因为祭的不是始祖,也没有通知各地宗亲,再加上这个年代祭祖没有九十年代那么隆重,很多在外工作做生意的族人都没有回来,所以参与的人数并不多,后面的彩蛋章有视频,请大佬们移步观看】

等走完全部流程以后,已经是两个多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之所以要花费那么长的时间,主要是祭文名单比较长,光是念祭文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再加上各种祭祖流程,花两个多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

等走各祭祖流程后,族人们开始燃放烟花炮竹,然后敲锣打鼓,唢呐也吹起来……

这两个多小时,总算让众多族人与宗亲们长了见识,知道祭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上了年纪的族人,也是触景生情,回忆起当年陪同长辈们祭祖的情景。

不过如今物是人非,当年陪同他们祭祖的长辈,很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祭完始祖,族人和宗亲们回去又喝了几碗粥,然后换上其他祭品(这边无论是铲山还是祭祖,祭品都不能共用,同样的祭品祭过这个老祖宗了,去祭另外一个老祖宗的时候,就要换新的祭品,可以理解为给老祖宗吃剩菜不恭敬^_^),接着便开始上车,准备去祭二世祖。

因为二世祖离得比较远,所以得坐车去才行。

不过,坐车的话,有些族人肯定就不能去了,虽说现在车很多,有宗亲们开过来的车,也有为了祭祖而从客运公司调回来的二十辆大客车,但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注定有些族人是要留下来的。

对此,族人们也不失望。

毕竟刚刚他们已经体验过了祭祖流程,知道祭祖是怎么一回事了。

于是,接下来几十辆大货车以及二十辆大客车一起出动,全部都插着邓姓大旗,一路敲锣打鼓,把声势做足了,经过其他村的时候,那些村民一个个都跑出来看热闹。

这样的场面,还是难得一见的。

接下来的流程基本一致,就不必多说了。

一连五天的祭祖活动,直接惊动了周边各大姓氏,让那耶邓氏再次成为各大姓氏议论的焦点。

这些姓氏的族头,都开始动了心思,打算明年也学那耶邓氏,重启祭祖活动。

而各地的宗亲,这五天来日子过得那是相当的舒坦,祖地这边的兄弟对待他们都非常热情,五天的菜式也极为丰盛,烟茶酒也是要多少有多少,让这些宗亲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五天时间,转眼即过。

“九公,我们就先回去了,你有时间到我们公馆来玩一玩。”

“九公,我们山口的海鲜多,都是最新鲜的,你哪天有空就过来住几天嘛!”

“九公,我们沙河随时欢迎你来做客。”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