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提督广渠门(1 / 3)

作品:《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平台召对,就是皇帝叫臣子来说悄悄话的。

皇帝召对的大臣事后不仅会名望上升,也几乎都被委以重任,流传出来的皇帝召对某人谈话内容,多也只是民间猜测,没有成文的记载。

平台召对从一个殊荣,变成街边大白菜的地步,就是从崇祯这一朝开始的。

以前的皇帝召对大臣可能十年都没有几个,但崇祯皇帝召对大臣比换首辅还勤快。

一开始大家还特别感动,后来由于崇祯动不动就召对,也就没人再当回事了。

崇祯看起来是个十九岁的少年,但其心性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一连串的提问,到底是一个考验,还是一激动脱口而出,李顺祖不敢拿自己的余生做赌注。

伴君如伴虎,李顺祖现在想事情都从最坏的情况来想。

“臣不敢说能理解陛下的心思,但臣...也有志向。”

“臣之志向,惟愿帮助陛下中兴大明而已,臣之志向,惟愿恢复李氏先祖荣耀而已。”

话捡好听的说,李顺祖总不能直接告诉崇祯,我的志向就是做个大官换个大宅子,娶上一屋子娇妻,然后把要弄我的人先弄死吧?

跟人说人话,跟鬼说鬼话,崇祯在历史上不就是要锐意中兴大明吗,那我的志向就是帮他中兴大明,这总没毛病吧!

这种场面话,是李顺祖在后世政府部门任职多年形成的习惯,但放在崇祯身上貌似不太管用。

崇祯皇帝明显听出来这是场面话,脸上的激动之情转瞬消散,淡淡靠了回去。

“朕可是知道,是你在大营起誓,承诺那些辽兵解决物资问题的,君子一言,承诺既然给了出去,那就要由你来解决,这事朕也帮不了你。”

好家伙,崇祯这是想当甩手掌柜啊!

历史改变了,蝴蝶效应来了!

李顺祖清楚记得,历史上是崇祯发物资安抚辽兵的,现在却变成自己想办法了,顿时成了苦瓜脸。

“怎么,爱卿有难处?”

“那你只负责那些还在广渠门外没走的辽兵,此又如何?”

崇祯皇帝自然知道,李顺祖不是袁崇焕,更不是孙承宗,要他去全盘接手几万辽兵的军饷和物资的确有些难为人。

只不过崇祯是真的想知道,这名三言两句平定一场潜在兵变的辽东李氏子嗣,到底有几斤几两,能不能担得起李氏重新崛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