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薪七千如位列仙班(1 / 2)

作品:《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

抛开了不好的单方面猜测印象后,方子业在主任办公室里,仔细打量张明灿时,还觉得张明灿身上笼罩着一层说不出的魅力。

大光头、大脸,主要是颧骨很宽,脸上仿佛电视的雪花般麻卡。

和帅不沾边,整个人相当成熟,且自带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他给方子业摆弄好了茶水后,就说:“方博士,不是什么好茶,就是本地山上自产的山茶,好歹可以带动一下那里的经济。”

“从我老家来的。”

方子业赶忙双手去接:“张主任,您叫我子业或者小方就可以。”

“张主任老家是哪里的?”

“凤县,李镇。位置比较偏。子业你未必知道。”张明灿改了口。

虽然方子业是博士,但他也没有刻意地去捧,而是带着打量与欣赏的目光上下扫量,没有什么刺激性。

“听说过,应该与湘省接壤了。但没去过。”

“味道还可以,我平时在家里喝的茶,也是普通的山茶。”方子业抿了一口,就把茶水放在了桌子上,心思团乱。

说实话,方子业并没有太多与陌生的上级这样接触的经验。

即便是刚到医院里时,也知道有一位师父是自己相对可以信任的对象,就跟着走。

只身一人,在没有任何引路人的情况下,单独赶到一个单位的经历,方子业是没有的,因此稍显紧张。

“能喝得习惯就好。”

“子业你来我们科室里的事情,是李国华教授与我们科室的邱老主任谈定的,邱老主任也是在一个月前,才告诉了我有这么个情况。”

“那时候正好李元宏来了中南医院进修,我就让他稍微扫听了一下。说实话啊,我其实也没有接待过什么对口交流的博士经验,也不知道该怎么搞。”

“只是呢,小方你既然会选择我们恩市,肯定是怀揣着或多或少家乡情愫的,说句比较官方的话,我得感谢伱有这样的念头。”张明灿这一句话,颇为官方。

方子业则有点脸红,他之所以这么选,其实没有考虑到过为家乡做贡献,纯粹是想提升自己。

“张主任,您谬赞了。”

“当然啦,咱们也不谁给谁戴高帽。”

“说实在点。”

“身在华国也好,哪里也好,奔前程,从来都不是丢人的事情。而且,我们也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可以往前程奔赴,只是呢,也希望你们这样的年轻人,稍微可以念旧。”

“到时候你们走得越远,我们恩市出去进修也好,还是其他方面的资源,也就会相对丰富。”

“有一句老话嘛,儿有能力往外奔,儿能一般守在家,大抵就是这个意思,我也不道德绑架什么的。我是真心希望,我们恩市能够多出些人才的。”张明灿一下子,就把话说开了。

自然,也一时间,把自己的路给走宽了。

方子业看向张明灿的一瞬间,就稍微懂了,为何张明灿会是主任的这个位置,或许啊,他这样的高度,自己还没办法达到。

对于这样的奉承话,方子业不好接,就索性沉默回笑。

“是这样啊,方博士,你既然来了,那我还是要把一些话给说开点。”

“本身,人际交往,其实就是一种资源互换。当然,我们医院的平台肯定和方博士你现在的中南医院没办法比。”

“只是,或许我们所需要的,是方博士你可以给我们指点的,而我们医院恰好有那么一点的资源,是方博士你目前需要的。”

“换句话说,就实在点,我们组啊,目前的确是发展才刚起步,可能需要小方你带着走一下,把一些最基础的东西给搞起来……”张明灿说得就很直接了。

且有点无奈。

恩市中心医院也是汉市大学系附属医院,一些想要考这里硕士研究生的学生,需要上了汉市大学的医学系统招线,才能够进来读书。

分数不低,但是这个分数呢,还没办法享受到与中南,省人医对等的资源。

能力有限是肯定的,资源局限也是肯定的。

但也要往前奔赴啊。

张明灿非常希望科室里能够引进一些博士,就是希望可以把至少骨科,能够引导到比较规范化的科研、临床并重的学科道路上去,相当于先表面上的科班化。

只是机缘暂时还不够,让方子业帮个忙。

说实话,张明灿这么说,即便并非剖心剖肺,但至少也是说到了方子业的心坎里面去。

被利用,方子业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但是要讲究如何利用。

只是交换的话,方子业觉得是可行的。

想要进步,就得求学求教。

“张主任,关于课题和基础实验方面的话,我可能只是在操作方面,会有一些经验,但是您刚刚说的,希望我可以给您们指导一个课题深入研究的方向。”

“那还是高看我了。”方子业也直接说。

要给方向不可能的,方向得你们去找。我师门的课题数量就不多,每一个方向以后都是本课题组内的科研经费,我不可能把自己的努力结果给你。

但是,你如果需要什么前期研究,自己找准了方向,让我帮忙指点一下做前期研究的基础实验,那是没问题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给你方向,你只要照着做,那下次换方向的时候,你怎么办?而且方子业也做不到这么大方。

可能张明灿也没想过方子业会这么大方:“小方,没事儿,肯定是我们自己找方向,你帮忙看一下就好。”

“主要是啊,我的那几个学生,现在就属于乱窜一通,拿着钱就祸祸,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走。”

“拿到的也是市级课题,主要是市级课题的经费,在我们这里送都送不出去,没人敢接,只能硬塞到我这里来……”

张明灿给方子业说着方子业想要打人的话。

如果不是张明灿满脸无奈,方子业还以为张明灿是凡尔赛。

不管是他,还是洛听竹,为了经费的事情,都是拼搏了好久,做梦都想得到。

但在张明灿这里呢,是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科研研究相关的部门,把经费给你塞过来,你还不要。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表面了,在地级市医院里面,所做的课题啊,基本就是混子课题,真正要涉及到基础领域的方面,大家都实在避之不及。

就怕拿到了课题但没办法结题。

也能理解。

“不知道张主任拿到的课题是什么方向?”方子业问。

张明灿则说:“没有方向,也不定方向,都可以,不管是哪一种基础实验,都可以。”

张明灿黑着脸。

他虽然没做过基础科研,但身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加地级市医院里面的主任,担任过不少次硕士答辩的答辩主席团。

也是知道,自己现在的说法,有点搞笑。

不要觉得没有方向,可以随意发挥就是好事,不命题的作文,是最难写的。

一看就没有什么科研的底子,否则随便找一个方向,就深耕细作去了。

方子业的嘴角蠕动了一阵,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

这件事,暂时就算是敲定在了这里。

紧接着,张明灿又给方子业说了待遇的问题。

“小方,按照道理啊,你这样的对口交流的博士团,我们医院还有我们科室啊,是要给一定的补助的。”

“当然,我们医院还有科室的体量有限,所以给你的钱不会很多,基本上每天的补贴,可能就一百三十三左右,也就是一个月四千这样子。”

“只能是这样的意思,我们医院没有多少科研成果,相应的经费就是有限的。”张明灿有点不好意思。

四千块钱,打发一个博士,的确是有点廉价的。

可这对于方子业而言,却是一笔非常不菲的收入了。

“张主任,您说笑了,我现在还是在读书期间,能有多少是多少,好歹只要能减轻点家庭负担就好。”方子业内心暗暗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