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我一生救人无数,不足挂齿!(2 / 2)

作品:《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典韦:“???”

在旁边的典韦只听见张韩说他没脑子,轻轻地咋舌了一声。

“唉。”

黄忠又叹了口气,道:“老夫已是半截身子埋进了黄土之中,这把老骨头,不中用也,老夫的心气,也早就没了,不如君侯还是让老夫回家中去养老吧。”

“你的心气,好像是在你儿子病重时,没的,是吧?”

“你怎么知道?”黄忠直接立起身来,道:“我求过很多人,但都无计可施,后来寻神医华佗,一直未果,君侯可能助我?”

这档子是,黄忠基本上是已经习惯了,每次听见有人提及儿子这些事,他第一反应便是求人。

刚开始,黄忠在襄阳任职,深得刘表欣赏,准备提拔,但是因为独子的怪病,他不思公务,只想求人医治,很快就为荆州文武所不悦,慢慢的也淡出了他们的视线之中,逐渐派驻到边远地区。

后来更是不曾问闻,只是任他自生自灭了。

黄忠这些年求人太多了,慢慢的心气也就没了。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张韩,但心底里还是死灰一片,因为不管是何方人物,每当他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要么是敷衍,要么是无能为力的摇头,因为人家不会将此事当做自家的事来办。

不过,张韩却是笑了笑,拍打他的手背道:“我不敢保证能治好。”

“但是华佗先生和仲景先生,都在许都,在医官署,曾经在前年,为我大汉治理冻灾病疫,若令公子还气数未尽,我可以请他们二位联手医治。”

“君侯!”黄忠的鼻头一下子酸了,这,这居然还能得到此等意外之喜,多年的夙愿甚至还能达成,儿子还可有一线希望?

他挣扎着翻起身来,几乎是趴倒在地上给张韩跪伏而下,急得口水都没来得及咽下,喷出嘴来和着不经意的眼泪猛然落下,“君侯!若是能救下犬子性命,我黄忠这条老骨头,愿为君侯再卖命半生!”

“这就严重了,”张韩把他拉了起来,这时候黄忠才发现,自己若是不奋力去抵抗的话,竟然无法抵挡张韩这身上传来的气力,这双手就好像是铁钳一样,将他的手臂牢牢提起。

原来,这年轻人竟然是天生神力!?

荆州怎么会有传言说他是文士出身,读了半辈子书?!

这哪里是读书儒生的气力,通常儒生能持剑杀人,拉弓射箭,御车斩敌,就已经能颇有名气了,才能可谓难能可贵,张韩这种若说他是从小习武、或者干重力活长大的,黄忠还勉强能信。

张韩接着道:“我一生,救过的人太多了,不差他一个。”

他背着手走了几步,敏捷的回头笑道:“黄老将军不必太过记挂,但若是还留有些许心气,或许该与我一起,再重建这大汉盛世,平定这乱世。”

“而今,天下分崩离析,诸侯混战,正是用人之际,令郎若是能康复,也可免受乱世之苦。”

“是,”黄忠静下了些许情绪,想了想,又感伤的瞄了一眼典韦和赵云,惭愧道:“只是,君侯啊……你身边已经有典将军、赵将军,还有那位悍不畏死的勇武先锋,老朽还能做什么呢?”

“箭术,”张韩斩钉截铁的道:“我听闻,黄老将军年轻时曾有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的神箭术,可否传于一军之中,日后为我特训精锐,上阵杀敌。”

“我想让我的黑袍骑军,不只是能马上开弓、左右开弓,而且要精准,不再是铺射,而是可以奔骑时点射杀敌,希望汉升不要吝啬绝技。”

黄忠再次愣住,啧啧感叹,仰天道:“唉,嗨!!没想到,真正了解我的人,竟然是我黄汉升之敌对主帅,也罢!唯有如此了解,方才能在战局上游刃有余,我黄汉升,佩服!”

他单膝跪地,给张韩抱拳行礼,表示臣服。

“好!既如此,无论如何汉升这条命,都归君侯了,一身绝技,绝不私藏!”

黄忠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韩点点头,道:“还有一事,我要将你的儿子从长沙接过来,恐怕还要与刘表议和。”

黄忠面色犯难,连忙起身:“我可让友人去帮忙,君侯不必如此退让,我于心不安!”

“唉~”张韩笑着推了一把,柔声道:“既是自己人,我损失些许又算得了什么呢?”

反正也已经不可能再打下去了,本来就几乎要到议和之时。

……

许都,丞相府。

曹操听闻了军报,看完了张韩的书信之后,大快朵颐,把碗中的饭大口吃下,满面红光,简直笑得合不拢嘴,看得郭嘉、戏志才两人强忍好奇,一直在等待。

过了不知多久,曹操自己回味够了,才道:“伯常又大胜了。”

“还收下了一员虎将,名为黄忠,字汉升。”

“哦?”两人都未曾听过这个名号,“此人是荆州名将?”

“不是,”曹操摇了摇头,笑道:“他若是名将,刘表岂会让他轻易的落入他人之手?”

“正因为他不是,方才能有此机会,伯常书信中言,此人可以与典韦百回合而不败,可与子龙百回合而不颓,又有一手箭无虚发的神射术,不过并不得志,他有一子,正是重病之时,要送到许都来。”

“但是,此子仍在长沙,伯常愿意用议和之事,换黄忠与其子,需要诏书发下,但不能透露此事,两位想想,该如何拟诏?”

郭嘉和戏志才想了想,对视一眼后,同时笑道:“这好办。”

“局势上,我们还可再做一番决议,重新布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