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枕刀 / 章节正文阅读

十二:天下不见,京城生变(2 / 3)

作品:《枕刀

原来这道观中的人正是当今皇帝。

皇帝盘坐于一方蒲团上,双臂一展,抬手兜袖,淡淡道:“说得轻巧,古往今来,试问有几人能大彻大悟啊。”

那名近侍连忙附和,却是连头都不敢抬。

“最近江湖上可有什么大事发生?”皇帝问。

近侍微笑着回道:“回皇上,如今天下归心,四海升平,正值盛世,江湖上也都风平浪静,并无大事发生。”

观中人长身而起,回身再问,“我这一次闭关用时多久啊?”

近侍道:“不多不少,二十天。”

皇帝拂袖迈步,走出道观,立在煤山上,一面俯瞰着脚下的偌大京华,一面轻问,“天下盟如何了?”

比起当年,这人也已不负年轻,眼角生出一条条细纹,下颌留有微须,然人却丰神,倒是显出几分仙风道骨之气象。

近侍道:“暂无异动。”

听到这個回答,皇帝似乎并不满意。

这十几年间,河洛水患,关陇大旱,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全都有天下盟的影子。但其所做并非恶事,而是救济百姓,所贡献的银钱简直比国库都要丰盈,粮米无数,金银泼天,实难想象。

但这对那些灾民来说或许是好事,可在他这位九五之尊的眼里却是天大的坏事。

甚至于到如今,但凡有饥荒灾祸出现,那些百姓第一个想到的已不是朝廷,不是他这个皇帝,而是天下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百姓心中已无君父,焉能是好事?

而且若非天下盟,他这个皇帝也不至于这么闲撒。

天下太平,连奏折都少了。

而这一切还都只是明面上的。

这么多年,天下水道、陆路皆为天下盟所把控,小到百姓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大到金、银、铜、铁,外加官盐的货运交易,甚至连朝廷的军饷,百姓的税收,以及大小官员的俸禄,无一处不是暗地里与天下盟有关。

就连皇宫重新修建宫殿,那些官员竟然也要指望天下盟,何其可笑。

望着京中的繁华盛景,皇帝忽然气态一改,十指紧攥,面目狰狞地哑声道:“或许十三年前我就该殊死一搏,不然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病入膏肓。”

在他眼里,天下盟就是恶疾,当年已见苗头,如今更是病入骨髓,回天乏力。

“这群窃国之贼!”

而李暮蝉则是兵不血刃,不费一兵一卒,将他的所有打算彻底击溃。

这般手段,初时好似春风细雨,无人察觉,等到反应过来,已是要命。

而这满目繁荣盛况,在他眼中就是耻辱,令他寝食难安,恨的咬牙切齿。

“霍天鹰还未出关?”皇帝问。

近侍低眉垂眼,道:“回皇上,还未收到他出关的消息。”

“哼,”皇帝冷哼一声,“他就是苦练百年也绝无可能打败李暮蝉,当年不行,如今更不行,鼠目寸光,不知好歹。”

说罢,已是拂袖转身,沉声道:“回宫。”

夕阳已尽,暮色渐深。

只说一路无话,天擦黑时,车辇方才赶入皇城。

皇帝扶额而坐,愁眉不展,心中还在想着天下盟的事情,只是不知为何,他忽然无来由的生出一阵心悸,感到心神不宁。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就在此时,那高墙深院之外突然传来一阵动静。

“嗯?”

皇帝徐徐睁眼,眼中满是惊疑。

这紫禁城中居然有人参拜皇上?

可自己才是皇帝啊。

一股莫名的寒意瞬间令其坐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见这位九五之尊哑声道:“声从何来?”

回答他的还是那位近侍,“好像是奉天殿。”

不知不觉,这位近侍的语气似也有了不同往常的变化。

刹那间,皇帝眼角收紧,瞳孔更在急缩,跟着脸色阴沉如铁,喜怒不形于色地道:“那就转去奉天殿。”

事实上不用他吩咐,墙外高呼万岁的声音已越来越近,俨然是在接近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