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欲九天揽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首处,天高地广俱光明(1 / 3)

作品:《我欲九天揽月

天上的月亮,逐渐向西,时不时有乌云遮蔽月光。

城墙上的火把,被风吹动,火焰呼啦啦的翻卷着。

握着长矛的守军,站在火把旁边,一半是站在城墙靠外侧,面朝城外,另一半是面朝城内。

朝向城外的守军,自然是防备外敌,不用多提。

朝向城内的守军,则是用来观察城内有没有火灾,有没有聚众厮杀,有没有帮派暴动、破府劫掠等等,如果有的话,白天就可以通过旗号,晚上就可以通过挥舞火把,指挥城内巡逻的士卒衙役,前去处理。

老丁今年三十多岁,就是负责监察城内的情况。

他当兵已经有二十年了,曾经发现过一次伪装成商队的流匪在夜间活动,发现过三次城内失火的迹象,并及时上报。

所以他虽然没有打过仗,武功也不算特别出色,却靠这几样功劳,升到了百夫长的位置。

这让老丁的日子,过得比寻常兵卒宽裕得多,就算同样是站在这里吹冷风,他腰间也有两个暖烘烘的竹筒,都灌着滚烫的米汤,还是加了甜芦粟煮出来的,又香又甜。

被风吹得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来上那么一口,别提多惬意。

“头儿,分我一口!”

“这也后半夜了,你们几个自己拿去,分一分。”

军中之人都修炼观想法入了门,体质非同一般,但吹的冷风多了,也有点懒散,提不起劲来。

等这一口浓甜热汤下肚,个个都精神了不少,也不再面朝城内发呆,而是谈笑了几句,目光在城中扫视起来。

老丁附近这群人,就是在这個时候,发现了城内的不寻常。

那几个出了名的豪富之家,深更半夜的,好像还有车马从大宅院里出来的迹象。

前一阵子,长安城里来了几个官吏,三令五申,要求最近城里的宵禁要执行的更加严格。

半夜出门,在街上晃荡,肯定是不允许的,如果被打更人、衙役之类的见了,多半就要被斥骂几句,带进衙门蹲上一两天。

半夜驾车出行,那就更是犯禁,按理说,要比在街上步行的人罚得更狠。

但其实不然,能有资格驾车马出行的,身份都不一般,非但是豪富,而且肯定在官府里面有门路,巡逻的衙役见了,最多是问候几句,劝说车里的人早些回家。

因此对这种大户人家来说,半夜出行,依旧是屡禁不止。

老丁一开始也没有在意。

但是又过了近一个时辰,他就觉得有些蹊跷了。

那些车马往来得未免太过频繁,而且数量还在变多。

再说了,这些大户人家的车马,从前夜里出门,也都是去门当户对的地方,同样的豪富之人,或者干脆就是去一些官吏家中。

今天晚上,他们在路上逛来逛去,去的却都是平民的街区。

念及最近城中的一些流言,老丁也不禁有些胡思乱想。

但在瞧着自己手底下那些兄弟也都面面相觑,神色惊疑的模样,老丁反而清醒了过来。

“你们看着城内,我去禀报女使!”

长安诸城间,有不少女吏,但最近来到城里的这批,格外不同。

因为她们是元贞郡主一手培养出来的,自幼陪伴在郡主身边,也算是王府的门生。

老丁会想到去禀报一位女吏,而不是跑去城内禀报本城的守将、副将。

有一部分原因是,在那些长安官吏来到城中的时候,就把军中像老丁这样比较机灵,有些名气的人,全部召集过去,特别叮嘱过一些事情。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比起守将副将的府邸,有个女吏,最近就住在城门楼下,她离得近!

那个眉角有一道刀疤的中年女子,穿着窄袖束腰的玄色衣袍,和衣而眠,几乎在听到老丁脚步声的时候,小屋中就已经亮起了灯,推门而出。

“什么事情?”

老丁把话一说,女吏脸色微变,脚踏城墙,疾奔而上,在城头转身回望城内,脸上神色愈发凝重,眼神阴晴不定。

“怎么会这么快就发动了,跟我们之前探听到的风向不同……”

女吏回到城下取出信鸽放飞,然后拿出几块令牌,让老丁等几人,去通报城主府、守将府邸。

整个泊南城的氛围,很快就发生了更加剧烈的变化。

士兵们的调度,让那些暗地里活动的车马,让那些被煽动的百姓,好像确认了某些事情一样,更加急切的收拾包袱,冲出家门。

很多人都已经不考虑什么掩饰的问题,站在车马之上,疾声高呼,处处都有响应,越来越多的火把,或者直接抓在手上的灯烛,都亮了起来。

“快跑,快跑啊,跑出城去,才能活命!”

“爹,你就别念着家里那几亩地了,赵家老爷、李家老爷都跑了,那些消息灵通的大人物都跑了,肯定是真的呀,快跑快跑!”

“是啊,我亲眼看见陈家少爷从我们家门前那条街上过去,就是在那边,跟着他跑,准没错!!”

城墙的建造,并不是说一座城池,仅仅依靠最外围的四面高墙,围成一个四四方方的格子,把民居包围在里面。

事实上,真正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城池,城墙的布局都颇为复杂。

比较常见的是,每一座城门处,会另外修建一圈瓮城。

以真正城门所在的那一段城墙,作为瓮城的内墙,敌人即使攻破了瓮城的外墙城门,前方也还有高耸坚固的真正城门作为阻碍。

而且进入瓮城之后,四面墙头上的守军,都可以向这座小城内的敌军发箭,所谓引君入瓮,瓮中捉鳖,瓮城之所以叫瓮城,就含有这个意思。

另外,一座城池如果要向外扩建的话,当然不可能把原本的城墙拆掉。

主持扩建的人,只会在原有的城墙两侧,堆砌新的墙砖,向外继续铸造新的城墙,把更多的地区囊括进来。

所以一座经过多次扩建的城池,在地图上显示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即使是在城内,也有很多道城墙,将不同区域分隔开来。

巧的是,长安诸城,几乎全部都是这种经过多次扩建的战争城池。

当初最西北侧的三座城池沦陷之后,能有部分百姓逃出来,这种城池布局也是功不可没。

但是现在,当这样的城池布局,要面对的是从内部掀起的巨大风波,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士兵要想封闭城门,堵住对面那些车马人影的去路,但士兵们背后,却同样有大队的车马人群在涌动。

更有表面穿着平民装束,却孔武有力、满面油光的汉子,竟敢直接上前挤抱士兵,踢掉抵住城门的那些木桩。

长安城来的官吏和本地的官员兵将,在各处声嘶力竭的呼喊,也没有什么用处。

因为西面战场确实有活尸大军在进攻,形势不容乐观也是真的。

这么多时日下来,大家自己都能够感受到,城里原本的大批精兵,已经向西支援,粮草也都紧随而去。

现在他们认定,只有逃出城才是生路,就算长安的官吏再跟他们说,现在全部逃出城去,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逃不过黄河,就可能会被活尸追上云云。

在先入为主的影响下,他们也只会觉得这些官吏包藏祸心。

“反了!反了!!”

本城守将在城墙上一跺脚,怒气腾腾,喝道,“这帮刁民,待我下去放出拳意,震昏千百人,看他们还敢不敢冲击城门!”

断眉女吏一把将他拽住,冷声道:“如果现在下面只有几千人,那你这个手段,或许可以暂缓局势。”

“但你看看,现在城里面到底有多少人被裹挟起来了,你们放出了拳意,拿起了刀枪,只会让他们本来就紧绷的心神变得更加恐慌,彻底狂乱。”

“你们是真想把所有人都逼成刁民、暴民吗?”

城墙上的守将,看着一望无边,仿佛整座城池都躁动起来的景象,心头一震,情不自禁的后退了半步,一时语塞。

女吏心中也是非常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