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修车(2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南铜锣巷拐过街角有一家修车铺。

这年代公私合营制度已经确立,修车铺也属于国有单位。

修车的老板同志收取的修理费需要上缴给街道办,然后每个月按月从街道办领取工资。

为招揽生意,修车铺门口外挂上個旧车圈,车圈内用碳粉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车”字,很是醒目。

“刘大叔,来生意了。”

李爱国掀开看不清楚颜色的棉布帘子,朝黑乎乎的屋内喊了一声,一个长条脸中年汉子拎着扳手走出来。

瞅见是李爱国,默默的点点头,蹲在自行车前忙活起来。

丁秋楠站在李爱国身旁,小声嘀咕:“爱国,这人怎么不说话,是不是...”

“刘师傅就这样,不爱说话,手艺却是顶尖的。”

李爱国忙打断她的话,抽出一根烟递给刘海柱。

刘海柱顺着烟,抬头看了李爱国一眼,一声不吭的接过,划着火柴点上,呼呼吸两口,手脚麻利的忙碌起来。

刘海柱是七八年前从东北那边过来的,在京城无亲无故,街道办见他有修自行车的手艺,便把自行车铺交给了他。

李父是火车司机,跑车经常不在家,前身李爱国放了学后,喜欢到修车铺里,看刘海柱修车。

李家有钱,李父好酒,家里存了不少酒,李爱国经常偷偷带酒出来,跟刘海柱两人对瓶吹。

时间久了,两人就成了忘年交的朋友。

其实也算不上“忘年”,刘海柱也仅仅二十多岁,但是长相着急,看上去跟四十多岁的人似的。

咱家爱国站在他旁边,明显要比他年轻一轮。

后来,李家需要钱,李爱国要把自行车卖掉。

他跑了好几家修车铺,一百八十块外加一张自行车票买的自行车,那些老板只给八十块钱。

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车胎磨光,胎毛全无,横杠掉漆,车瓦带泥。

开玩笑,那辆自行车才买不到两年,用的时候仔细着呢,这不是埋汰人嘛。

刘海柱知道了,主动找到李爱国,给出一百五十块的高价。

别看两人关系不错,说过的话,却没有几句。

经常是一个人修车,一个人蹲在那里看。

关系不错,李爱国还是觉得刘海柱是怪人。

此人喜欢穿黄胶鞋,七分裤。

无论春夏秋冬,都戴着一个斗笠。

斗笠是那种老式竹篾的,完全遮住了他的眼睛和眉毛,再加上嘴角的山羊胡,让他看起来十分凶狠。

明明是个热心人,却整天装凶狠,不是怪是什么?

“啪嗒”

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链条归位了,刘海柱站起身,依然一声不吭。

李爱国给丁秋楠使眼色:“给钱呀,1毛。”

“哦...”

丁秋楠懵懵懂懂的从兜里摸出一毛钱,递给刘海柱。

刘海柱面无表情的接过来,随手揣进兜里,潇洒转身进到了屋里。

“还真是个怪人。”

丁秋楠看着他的背影小声嘟囔两句,抬头看向李爱国:“爱国同志,谢谢你了。”

“那再见?”

“……再见。”

丁秋楠骑上自行车,蹬着脚蹬子,看着周围倒退的风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

....

李爱国隔着门帘子同刘海柱打了声招呼,背着手回到四合院。

这年代京城里大部分人家烧煤,煤球1分钱1斤,也有舍不得这个钱的,就去城郊买木柴,在屋里盘上灶台。

此时正值中午时间,有些人家里,已经冒出袅袅炊烟。

肯定爆表。

要是在后世,得被罚得底掉。

腹诽着,回到后院。

李爱国看到屋檐下的绳子上,已经搭上了自家的被单子、衣服、袜子。

屋内也被收拾干净了。

想来三大妈忙活了一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