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这胡明海真是个好人啊!(2 / 5)

作品:《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很可能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言谈举止。

任何一个熊孩子的出现,都是教育的失职。

因为家长往往为了虚无缥缈的“脸面”,忽略了很多原本足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机会。

可能家长觉得很爱孩子,但其实表现出的只是控制与压迫,爱只是道德绑架。

但家长有时候也有自己的难处。

生活有太多无奈,现实也会影响很多事情。

教育资源的分配,虽然尽可能的去铺开,但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在家长做不到的情况下,老师能做到的东西极其有限。

恰恰。

孩子,是需要一个模仿目标的。

这是成长阶段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实。

人类的本质就是模仿,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模仿。

当老师与孩子都很难成为这个模仿目标的情况下,偶像,就承担了这个责任。

偶像这个行业。

完全可以以娱乐的方式。

告诉这些处于模仿阶段的青少年们。

你要爱父母,要爱老师同学,要正直,要努力学习,要成为有用的人,要爱伱的民族与国家。

但偏偏。

无人能做到。

相反的。

由于利益的趋势。

反而会任由青少年们妖魔化,借此开始大敛其财。

一般,要么是步入大学,要么是步入社会。

在人生的这两个节点中。

追星的人数是大比例的往下掉的。

但这其中,哪怕是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人,言行举止,思维三观是否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一定是的。

“偶像,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偶像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意义。”

李景霖缓缓开口。

“可现如今的偶像模式,完全就是毒瘤。”

“真正想要改善这一状况,是必然要大刀阔斧,杀一个血流成河的。”

“不清创,是很难进行其他努力的。”

洛诗瑶点了点头。

在李景霖的描述下,也愈发懂了李景霖近些时日的做法缘由。

一开始。

的确是想成为一个偶像,下沉到娱乐市场中,一方面去寻找何为老百姓喜爱的“人民艺术”,一方面也可以做好身为一个偶像的引导责任。

但很快,李景霖发现,做不到。

想让作品降低门槛,保持优秀的前提下,还可以接地气.

这个真不难,并且,在努力之下,的确是做到了的。

可想做一个能够有模范作用的偶像,那是真的做不到。

反过来,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作品创作。

因为流量时代的节奏“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