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古筝是打击乐器?(2 / 2)

作品:《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李景霖哼哼了一声,顿时引起了阵阵的笑声。

时间慢慢度过。

参观完毕以后,一行人便从遗址这边,回到了县城里。

安顿下来后,李景霖这边的创作便也随之开始。

别说,和几位教授的聊天,还真就让李景霖下了一个决心。

做一首曲子有啥用。

要做,那就整个作品集。

就叫《李景霖游疆域.》算了,这名字太丑,到时候再说。

整出一个系列,倒是挺不错的。

并且,曲目如果够多的话,还真的可以从文化的影响上,具备一定的意义。

比方说,从长安出发,宫廷乐的质感是什么样的,而到了河西走廊后,敦煌这一代的音乐融合又是如何,从河西走廊出去,这西域诸国的风格又是什么样的?

都是可以从音乐风格的缓慢递进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融合与变化的。

而这些,在现代,现如今。

那都是华夏音乐,都属于华夏多元一体文化脉络中的一环。

很值得进行一些推广。

之前。

通过对滇南音乐文化,对东北的一些音乐文化,于互联网的推广普及.

刻板印象中的“华夏风”早已慢慢的淡化。

提起华夏风时,很多网友观众们的印象便已经不止局限于“五声音阶”“琵琶二胡笛子”之类的了。

多元一体的种子,正在逐渐的进入观众们的认知。

而随着各地创作者们不断的挖掘家乡的文化与音乐风格,也是有着越来越多不同的民间音乐走入大众视野。

别说。

现如今,想要让观众们对于疆域音乐的认知更加立体.还真是最好的环境。

前面的铺垫,做的那都太好了。

现在刚好顺理成章。

而疆域音乐风格中,那孜然味。

其实就是其独特的音阶。

深受波斯音乐影响下的音阶体系。

b7,#1,#2,#4,#5。

非遗这玩意是可以联合申请的,也是可以同名的。

所以,华夏当初便将疆域音乐中,很有名的卡木姆申请世界非遗。

一起申请的,同为卡木姆音乐的,还有YLK老兄弟们。

虽然同名,但保留的特色曲目不同,人家的更本土,而疆域卡木姆则是有自己稍微不同的特色,便算作两个独立的同名非遗。

至于彼此音乐与乐器之间的血缘,发展关系

真要研究,那一句话就能形容。

【一件乐器,等于半部亚欧大陆的历史。】

这孜然味儿的音阶外。

如果再加入一些微分音,以及大量的滑音。

就会变的多了一些咖喱味儿。

也就是很多人感觉非常像的阿三音乐,或是ZD音乐。

疆域音乐中滑音也是很普遍存在的,但一般非常的精致,不会像是阿三那种窜裆尿裤拖泥带水的黏黏糊糊。

这样不同的处理特质,便也是彼此之间非常重要的差别之一。

当然。

与此同时,还需要非常有弹性的跳跃式律动与节奏。

能歌善舞嘛。

疆域音乐是非常有节奏质感的,总会让你忍不住跟着一起抖抖肩膀,摇摇头。

而李景霖所选择的乐器。

可不是小提琴,更不是什么能和疆域音乐扯得上关系的乐器。

相反,是绝大多数人完全想象不到的乐器。

“筝”

是的,居然是古筝。

古筝这玩意,目前学术界最接受的说法。

便是起源于大秦。

现如今,古筝流派中,最值得一提的,尚且还有陕西一代的秦筝。

其他的流派呢?

客家筝,潮州筝,遍布大江内外,南北各地,风格迥异。

可是,拿古筝,来搞西域音乐。

这还真的十分少见。

甚至总感觉这风格是不是有点不搭。

但从李景霖个人的角度来说。

这纯粹是想象力问题。

很多人想起古筝,那就是,坐的很端庄,旋即弹奏下来行云流水。

或许如南方筝牌的那种轻轻水流,小家碧玉的温婉,亦或是秦筝的杀气与粗犷?

但殊不知,这玩意,也完全是可以如疆域音乐一般,欢乐的蹦跶起来。

创作嘛,不怕失败,大胆起来。

于是。

多少带点“礼崩乐坏”的新颖尝试开始出现在谱面之上。

那标记,甚至让看了曲谱的陈教授,感觉自己是不是眼睛花了。

“你把古筝当打击乐器?”

“啊?不行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