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变法,变这天下的法!(2 / 3)

作品:《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难道嬴政正在主动学习甚至预习《吕氏春秋》?

这孩子现在这么好学的吗!

嬴政乖巧的点头回应:

“上旬寡人便已熟读《先识览》,现在正在读《离俗览》。”

“仲父所书,寡人多有不明。”

“然仲父近来愈发忙碌,寡人也不愿打扰仲父,便在自行理解,许是有些偏颇之处。”

吕不韦畅快大笑:

“善!”

“甚善!”

“王上已有仁君之象啊!”

吕不韦虽然一直将嬴政当做傀儡,但吕不韦却从来都没想过篡位,更没想过杀害嬴政。

以他的政治智慧不难想到他现在的举动十分危险,更会让嬴政恨极了他,一旦得势就很可能会杀了他全族!

那他图什么?

其一,自然是权力,吕不韦渴望权力,也享受着权力。

其二,便是实现他的理想,将大秦的以法治国改为人治当先、法治为辅、君主无为、有吕不韦特色的治国理念,然后帮助大秦鲸吞六国,进而将治大秦之道升格为治天下之道!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修订《秦律》,拖延嬴政亲政的时间,更殚精竭虑的教育着嬴政。

可惜,大秦的法家理念深入人心,根本不是几年就能改变过来的。

吕不韦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随时都有可能死去,他的变法也随时可能因为他的死而停止。

好在嬴政才二十一岁,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冉冉升起。

吕不韦设想的最好的未来,就是嬴政的思想完全变成了吕不韦的形状。

嬴政接受《吕氏春秋》中任贤、择相、知人、纳谏等一系列约束君权的要求,吕不韦得以继续保持大部分权利,君臣二人合力变法,给这江山日月换个新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吕不韦都觉得这個想法只是一个梦想,甚至是妄想。

但嬴政今天表露的态度却让吕不韦看到了希望。

吕不韦迫不及待、无比诚恳的叮嘱:

“王上切记,便是微臣再忙,王上但有不明也可随时来问。”

“微臣所做之事较之王上的学习而言,不及万一!”

“切莫因小失大啊!”

嬴政赶忙拱手:

“寡人知之矣!”

“那,寡人为王弟壮行之事?”

吕不韦避开了这个问题,只是温声劝谏:

“道理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正如德治当以法治为辅,无为却需有为而成。”

“《重己》篇有言: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意思是说:祸患并非无故降临,而是人的所作所为招致而来,所以,君主应该修身以载道,尤其要重视招致祸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