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绝境中的希望,本相何惜以身入局!(2 / 2)

作品:《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燕安不敢置信的看向将渠:“相邦,您令本将与燕安都尉率众北上。”

“而您自己断后?”

“我等或能逃脱,可您怎么办!”

将渠沉声道:“若本相不亲自断后,我军后军必定崩溃。”

“届时等待我军的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燕安无言以对。

鄗代之战时,上一任燕国相邦栗腹在战败后令后军断后,结果后军集体投降,以至于赵军轻而易举的掩杀而上,栗腹也死于溃兵之中!

观当下战局,将渠之举看似行险,但却反而是最为稳妥之举。

燕安只能拱手:“唯!”

见燕安应令,将渠的声音愈发严肃:“切记!”

“当以精兵为前军,若遇秦军便不惜一切代价的冲而破之。”

“若退军不顺,本相允许你就地遣散大军,令各将士自行北上回国。”

“但在遣散大军之前,需将军中粮食尽数分给将士们,并告知所有将士,只要他们能回到燕地,所有罪责一笔勾销!”

将渠又看向燕獾:“请务必将此事上告大王。”

“溃败之责、将士逃散之罪,请皆加于本将之身,切莫苛责士卒!”

燕獾、燕安齐齐拱手:“唯!”

听完将渠最后的叮嘱,燕安朗声而喝:“前、中二军听令,北上回国!”

一声令下,激起一片哗然。

“撤军回国?甚善!终于撤军了,可以回家了!”

“要俺说啊,反正咱大燕打谁都赢不了,还不如早些溃败,还能让我等早早回家赶上秋收。”

“快走快走!小心秦军追杀!”

“还走什么走?跑啊!”

当战斗意志被瓦解,体力又有什么意义?逃的更快一点!

当燕军开始逃亡,战斗意志没了意义。

燕军存留至今的体力反而成了关键。

撤军命令刚刚下达,燕军前、中二军便撒丫子开跑。

唯有两支燕军迅速向逃军的左右二翼填充而上,正面挡住了冲杀而来的秦军!

“世人皆言楚军善走,本将观这燕军也不遑多让啊!”嬴成蟜轻声一笑,旋即喝令:“衔尾追杀!”

“打旗,令蒙武所部出城冲杀!”

尘封已久的阳晋城门轰然洞开。

蒙武怒声嘶吼:“将士们,援军已至,敌军已溃。”

“封侯拜爵何时有?今朝正是立功时!”

“随本将,取军功!”

一万两千名秦军在蒙武的率领下嗷嗷叫的冲出城门,向着燕军奔袭而去。

蒙武杀出的时机完全在将渠的意料之内。

但从阳晋城跑到战场的这一段路程,已经足够秦、燕两军拉出足够的距离。

待燕军主力冲出战场,将渠当即喝令:“左右二翼合为后军。”

“转身北上大流山谷!”

阳晋周边山峦诸多,大流山谷便是从阳晋转进灵丘方向最宽敞的一条大道,也是将渠最后选择的阻击地点!

但将渠所部距离大流山还有十余里时,阵阵喊杀声便从大流山方向传来。

将渠愕然眺望,便见一支秦军正从大流山山巅向着燕军前军冲杀而来。

将渠轻声一叹:“倒是本相想多了。”

“以长安君之能,一旦开战又岂会放本相离开?”

定了定心神,将渠沉声喝令:“全军加速!”

后军加速奔袭,破开挤在路上的溃兵,一路杀入大流山内。

“燕安!”将渠怒声大喝:“率你部兵马快走!本相所部阻敌!”

燕安焦声道:“我军已被困,若相邦……”

亲自持槊洞穿了一名秦军的咽喉,将渠打断了燕安的话,嘶声怒吼:“快走!”

“此乃军令!”

燕安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只能拱手:“唯!”

一拽缰绳,燕安嘶声而呼:“撤军!”

在付出六千余燕军阵亡的代价后,趁着萧途所部被将渠阻拦,燕军艰难的翻过山峦,向着更北方狂奔而去。

唯有将渠和乐讯两支兵马还在依托大流山地形顽强的抵抗秦军。

策马横槊,一槊洞穿了一名秦军的咽喉。

右臂肌肉贲张,将渠将这名秦军高高挑起,口中怒吼:“众将士,援军已在路上!”

“包围即将成型!”

“只要堵住山路,我军必胜!”

“随本相,杀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