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此人乱我大秦久矣,何功食我大秦之粟!(2 / 2)

作品:《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既已被罢相,那他就理应闭门反省。”

“可你看看他在做什么?”

嬴政手指洛邑方向,声音也愈发愤怒:“聚拢门客整日商讨国家大事!”

“穷搜典籍著作文章借古讽今!”

“其门客过万、仆从数万,这岂有半点知罪之态!”

“莫论此番群臣上谏究竟意欲何为,明明是戴罪归家,却依旧于天下间蓄养声望。”

“他究竟想做什么!”

“如此狂傲之辈,乃兄焉能不重重申斥于他!”

嬴成蟜认同的点头:“文信侯确实是一个不安稳的人。”

“他对于我大秦而言有利,却也确实有害。”

“弟出征灭韩之际,弟于大秦的臣属近乎被文信侯斩尽杀绝,仅留韩仓一人在朝。”

“对于文信侯的手段,弟早就领教过了。”

嬴成蟜反问:“但,我大秦此等人何其多也?”

“昌平君还一心想着回到楚国当楚王呢,大兄会惧否?”

“反观文信侯,弟始终不曾见其有篡位不臣之心。”

“雍城之战时文信侯更曾拼尽全力的救援大兄,可见其忠!”

在大秦谈‘忠诚’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熊启、李斯、赵高等等等等,大秦内部的野心家何止数千人?

蒙恬都会在生死困境之中生出起兵南下,助扶苏夺了那鸟位的冲动。

但吕不韦却只会接受死亡。

吕不韦确实手腕更硬、名声更盛,但如果真要论‘忠诚’,吕不韦的忠诚度能在满堂朝臣里排到上游。

嬴成蟜声音转而肃然:“只要大兄仍在,包括文信侯在内的任何野心家都翻不出半点浪花!”

嬴政冷声反问:“若乃兄骤然驾崩呢?”

嬴政比嬴成蟜更清楚朝堂之上这衮衮诸公中有多少心存野心之辈。

只是嬴政不在意而已。

因为他镇得住!

嬴成蟜声音转冷:“立斩之!”

嬴成蟜可不觉得自己能镇得住吕不韦,更不觉得扶苏、胡亥等下一代公子能镇得住吕不韦。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无法妥善运用其才,不如立斩其首!

对于嬴成蟜的回答,嬴政颇为欣慰的点了点头:“此言甚善!”

“你有如此果决,乃兄便放心了。”

嬴成蟜仰头发问:“那大兄可愿收回成令乎?”

嬴政却依旧摇头:“不会。”

“文信侯行举过于骄纵,半点没有归家戴罪之态。”

“乃兄绝对不能放任文信侯如此,必当重重申斥于他!”

嬴政不可能选择现在收回成令。

嬴政可太清楚吕不韦的手段了。

给他个鼻子,他下一秒就能上脸!

嬴政若是果真收回成令,既助长了吕不韦的嚣张气焰,也会向天下传达出一个错误的信号,更可能会成为吕不韦谋求还朝的起点。

嬴成蟜无奈的说:“大兄,你这哪是在申斥文信侯?”

“你这分明是在逼文信侯去死!”

嬴政嗤声道:“王弟未免太过看轻了吕不韦。”

“此人阴险毒辣、毫无底线、心智极坚、惯爱投机钻营。”

“此人既惜命又惜富贵。”

“此等人又怎会因寡人的申斥而死!”

“便是寡人如此申斥于他,恐怕他也能在蜀地经营出一番家业,继续收拢门客,给乃兄添堵!”

嬴成蟜认真的说:“但他已经老了。”

“他很可能会怕,更可能会选择去死!”

“大兄申斥文信侯无碍,但还请给他留一个活命的钩子,让他知道他无须去死!”

嬴政皱眉沉声道:“王弟,你的心乱了!”

“你因吕不韦之才而过于看重了他的性命,这绝非待人才之道!”

“吕不韦不可能因为乃兄的申斥去死。”

“乃兄也不可能给他留个什么活命的钩子,更不可能收回成令!”

“此事休要再提!”

嬴成蟜诚恳的劝说:“大兄,听弟一句劝吧!”

嬴政怒声厉喝:“为了此人,弟还要劝谏多久?!”

“他若有意去死,那就让他去死!”

“寡人亦不愿吕不韦再苟活也!”

“此人乱我大秦久矣,何功食我大秦之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