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2003:从外贸开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35章 回乡投资(2 / 3)

作品:《2003:从外贸开始

这真的是属于天降横财了,有了这800万现金,优先安排给谁,这都是人情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至于自己,到时候一个人,随便往哪儿一猫,周末就躲去乡下,应该问题不大,今年已经46岁的他,再扛个10年,也可以办理内退了。

“行行行,赶紧滚吧。”

“先回家吧,我休息会儿,晚上去找你,让张姨多煮点饭,晚上我们一家过去吃饭。”张旭鹏不客气的道。

“哎,要是这小子再晚几年发家就好了,50岁的自己直接搞个病退就完了。”

关于建服装厂,还得跟小檀讨论讨论,建厂不只是建厂,肯定要做自己的品牌,品牌该如何定位,是做男装还是女装,亦或是童装,这都要商量一下,做出一个规划。

“行,说起来我们虽然是同一个省的,我还没去过宜城呢。”

这就像炒股市场炒预期一样,电动车事业做得不错了,然后再放出锂电池的预期,锂电池成功了,再放出汽车的预期,这样才能促进股价嘛。

正式的合同签好之后,自然又是少不了一顿吃吃喝喝,檀立华已经提前溜回家了,他是不喝酒的,这种场合着实有些难受,酒精过敏的他或者也是职场上无法进步的原因之一吧。

拉倒吧,还越多越好,张旭鹏撇了撇嘴暗暗吐槽道。

到了宜城之后,檀锦程没有先回家,而是先去了板簧厂,先将正式的合同敲定,板簧厂这边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合作的走向,徐学铭每天都会接到厂里的电话。

张旭鹏似乎是对于投建服装厂很有意向,一家年产值过亿的服装贸易公司,有意投资建厂,对于县里来说是一件大事,比闪驰科技的物流中心还要重要。

“檀总,张总,后面考察完了要不要安排去镇里中学看看?这样的话对于后续资金安排也能做到心里有数。”

同时,捐款数目也已经跟县里确定过了,檀锦程跟张旭鹏各400万元捐助,用于改善县里的办公条件,以及全县村镇中小学教学以及食宿条件。

财政局的老大嘴都快咧到后背了,这一次他运气好,二老板安排事宜的时候,他正好赶上汇报工作,多了句嘴就跟着来了,自然这两种共计800万元现金的捐助便由局里或者是他来统筹安排。

区里有一家拥有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哪怕现阶段不造车,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若非闪驰科技目前的发展规划已经很完整了,并且城投公司不得干涉闪驰科技的经营权,区里都想直接上车汽车项目了。

能让同龄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同样是一件身家数千家的老板如此信任,足以说明小檀的能力。

陶启年满意的点点头,这是公开场合,之前自己用檀总来称呼小檀,而小檀也很默契的没有喊自己“陶叔”。

或许,真应该听儿子的意见,让老婆孩子搬去北仓居住?

“你想去就去呗,到了之后你跟着我走。”

这一次重点捐助的是村镇级别的中学,也就是初中生这一阶段,至于具体金额怎么分配,檀锦程跟张旭鹏两人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是希望捐助总金额里的40%用于教育事业。

共计9个乡镇,乡镇级别的中学9所,按平均分配的话,大概每所中学也能分摊到30多万元,如今的物价涨幅还不是特别的厉害,尤其是这些城镇里,30多万元还是能有不小作用的。

说完这句,檀锦程又朝张旭鹏问道:“你是去我家还是先回家?”

陶启年现在也搞清楚了这两位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了,因为父母的原因,这俩从小一起长大,从幼儿园到高中,两人形影不离,寒暑假不是你去我的老家,就是我去你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