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十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124 君臣对(2 / 2)

作品:《汉末三十年

“主公曾让微臣看了刘表送来的书信,从其中不难推测,刘表对主公有托孤之意,也就是说,虽然刘表目前身体康健,但一旦其百年之后,刘表最希望将荆州的未来托付给主公,而不是他的两位公子!”贾诩说道。

“可问题也在于此,这只是刘表所希望的,但荆州这四股势力却未必同意,况且如今曹操得了汝南,若荆州稍有异动,无论是曹操从汝南出兵顺江而下直取襄阳,亦或是长沙孙坚出兵江夏,都比我们便捷许多!”何思安无奈苦笑。

“所以若想取得荆州,臣建议,分为三到四步!”

“请先生赐教!”何思安向贾诩深施一礼。

“第一步,造势!臣认为可分为两部分!首先,主公既然已得到刘表的暗中支持,那么此事便简单很多,月旦评本就深受荆襄文士所追捧,如今又有了主公的出版司,两相配合即可,但这仅仅是其一。其二,还要让荆州从上到下都觉得主公是自己人。”

“自己人…”何思安沉吟片刻,猛然想到当年在黑山时,贾诩也曾有过类似的提议,娶董白,得董卓旧部支持…想到此处,何思安不由得面色古怪。

贾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看来主公已然想到了,荆襄之地,文风鼎盛!而水镜先生、黄承彦、庞德公三人则被公认为荆襄文士领袖!其中徐庶作为水镜先生爱徒自不必提,新来投奔的庞统则为庞德公最为其中的族中晚辈,而黄承彦有一独女,听闻与主公颇为投缘…不如…”

“咳咳…”何思安一阵轻咳,老脸一红,开口说道:“先生说第二步吧。”

贾诩则有些恍惚,好久没有见到何思安露出这般狼狈的表情…依稀间,眼前这个已然有了几分帝王气势的青年仿佛又回到了初识时那个稚嫩少年…一晃眼,七年匆匆而过…

摒弃杂念,贾诩继续开口:“通过第一步的造势,相信主公会取得很大一部分荆州文士的支持,这仅仅是让主公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入住荆州,接下来便要进行第二步,攻心!

荆州虽然分为四股势力,但严格来说,却是分为两方阵营,也就是汉室宗亲以及其他势力!

可以想象的是,无论是曹操亦或是孙坚取得荆州,对于刘琦、刘琮来说几乎都等同于宣告死刑!这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点!”

何思安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毕竟袁绍虎视眈眈,曹操本就不敢轻易动兵,先生的意思是加剧刘表与孙坚的矛盾?”

“主公说对了一半,荆州与益州不同,取荆州不可在用阴毒手段,否则对主公的名声不利,臣的意思是…刘繇与孙坚!换句话说,臣觉得,孙坚的目标未必是刘表,很可能是舍近求远,将建业定为目标,但这一点,臣也不敢肯定,毕竟还有袁术这个变数,所以必须做两手准备!”

何思安点头赞同,毕竟原本的历史中虽然孙坚早亡,但孙策也是同样的策略,放弃有杀父之仇的刘表,转而将矛头直指江东六郡!

见何思安赞同,贾诩继续开口:“第三步,震慑!既然刘表让出永安县,那么主公完全可以在前两步完成后直接屯兵永安!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然变成了主公、曹操、孙坚三方的对质,而曹操有袁绍牵制,孙坚有刘繇牵制,唯独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况且有同为汉室宗亲的刘琮刘琦的默许,以及荆州民间的支持,主公便可兵不血刃的取得荆州!”

“嗯…”何思安闭目沉思,消化贾诩所说的三步。

片刻后,何思安抱拳,恭敬的深施一礼,开口道:“学生受教了!”

贾诩也没有躲闪,而是收了这一礼后,方才开口继续说道:“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现如今局势诡谲,暗流涌动,殿下还需早做打算,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也是臣为殿下准备的第四步…”

贾诩的声音逐渐压低,用只有两人能听到声音在何思安身旁耳语。

随着贾诩娓娓道来,何思安的表情由凝重,到茫然,到最后的震惊,随即诧异的看向贾诩,脱口而道:“此事万万不可!”

贾诩却一改往日的云淡风轻,而是颇为严厉的看向何思安,郑重开口:“既然殿下称呼臣一声先生,那么臣就有教导之责,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身处乱世,我们所有人都要做好赴死的准备,臣如此,子龙如此,元直、孝直等人亦如此,唯有主公不可!真到了那一步,殿下必须这么做!”

何思安长舒口气,随后颓然的坐回原地,何思安心里明白,贾诩说的很对,一旦自己出现意外,刘安尚幼,那么这些年众人一心,辛辛苦苦取得的成就不但都将付诸东流,更是无法改变百年后的浩劫。

看到何思安的表情,贾诩眼神逐渐变得柔和,开口说道:“这也只是臣所预估的最坏的情况,主公无需多想,顺其自然便好!”

一老一少,相对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