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冠绝新汉朝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择人,军情如火!(2 / 4)

作品:《冠绝新汉朝

与之相比,那些寒门子弟投奔的,却多数是江都王、祖逖,就连石勒和鲜卑各部,乃至那匈奴都有不少寒门子弟过去,却偏偏不来陈止这里。

“大概还是因为当今世家有品之人,在则人任职上,多多少少有着偏见,同时这也是世俗约定,我若不是在这边疆之地为官,恐怕刚一上任,就要有很多人托关系过来,要给自家子侄、子弟安插位置了,这种情况下,出于拉拢和维系世家联盟的考虑,也得有所表示,这也就占了一部分寒门的坑,时间一长,寒门子弟自是避而远之,最终都转职成了造反专业户。”

想到这里,他又想到,莫说其他地方,在自己稳固了边疆,打退了几次来犯之后,那不少亲朋好友已经是行动起来,派人过来打探了,看那架势,分明是等着局势稳定,就开始走后门,讨要吏胥之位了。

“这种事自然要杜绝,想过来的人,最多是安排陈家的事物给他们,要么就是下去建设新农村,要么就为商品流通做贡献,有本事的刻意酌情考核,没本事还想要位置的,有多远滚多远,另外,要招揽更多的人才,单纯靠几个千金买马骨的例子,只能治标一时,想要治本,还需要有一套能长期机制……”

这么想着,他走到了书桌前,将昨晚被妥善保存,刚刚才被送来的那一叠文章拿了过来,然后便坐下来,观看起来,同时拿出了笔墨纸砚,不时在上面进行批注。

如果是后世的科举,这般随意批注、审阅试卷,是绝无可能的,这阅卷工作也是科举的重要一环,甚至在重要性上还要超过考生的临场答题。

只是当下这个环境,别说科举的完善,连这个制度本身也就只有一个影子。

陈止翻看的速度很快,批注的速度也不慢,一边看,这表情还忍不住有所变化,但大多数时间都是皱起眉头。

一连看了七八篇之后,陈止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