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择日走红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六十章 文艺片(2 / 2)

作品:《择日走红

苗月既是他的同学,也是给《跳起来》写稿的作者,于情于理,在苗月向他表达请求以后,他都要接受。

他又说:不过我对这件事也不是特别了解,你的编辑呢?

苗月说:我没有签公司,我的编辑也不负责这些事情。

跟刘家镇和明音这样直接跟江印出版社签了合作协议的作家不一样,苗月虽然出过两本书了,但也只是签的书约,而不是人约。

苗月当时也只跟出版社签了实体出版的合约,其他的版权都在她自己手上。

陆严河想了想,说:我们有一个学姐,徐明月,现在在江印出版社实习,她对这一块儿应该还是比我们更了解,不如请她一起?

苗月:我不认识她,你能帮我请到她吗?

陆严河:我问一问。

没想到徐明月一口答应了。

徐明月说:苗月还没有签出版公司吗?

陆严河说是的。

陆严河猜徐明月可能是动了想要把苗月签到江印出版社去的心思了。

不过,徐明月现在也只是一个实习生,她应该没有这样的权限才对,还得找带她的许小茵。

雨下到十一点半左右就停了。

陆严河跟她们在学校的东门碰面。

苗月叫了一辆网约车,载他们去餐厅。

“学姐,严河,今天麻烦你们了。”苗月说。

徐明月说:“这麻烦什么,都是一个学院的同学,能帮上的忙当然帮,不过,苗月,我听说你妈妈就是作家,在这方面你妈妈不帮你掌掌眼吗?”

苗月摇头,说:“我妈妈一直是写传统的,要说实体出版、评论那一块儿,我妈还认识不少人,但要说到影视改编,她比我还不了解。”

徐明月问:“约你的制片人叫什么名字?是哪家公司的?”

“刘毕戈,龙岩影业的。”苗月说,“我的都出版了有三年了,突然联系我,问我影视版权还在不在我手里。”

“能够卖版权是一件好事。”徐明月说,“既能二次促进你这本书的销量,提高你的知名度,还能够赚一笔改编费。”

苗月点头,说:“是啊,我也很想卖,但从来没有人找过,确实也不是很畅销就是了,总共就卖了一万五千本。”

“叫什么名字?什么题材?”

“《暮春》,其实就是几个高一的学生在暑假补习班认识以后发生的一些故事。”苗月说,“也没有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些日常的小故事,完全取材于我当年上补习班遇到的那几个人。”

“有谈恋爱吗?”

“没有。”苗月说,“那个时候谁敢谈恋爱啊。”

“那也不是当下比较热门的改编题材啊。”徐明月问,“网上应该能够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吧?”

苗月点头,“有。”

徐明月马上用手机上网查了一下。

当时出版社给这本书的介绍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夏天,一群青春迷惘的少年”。

???

徐明月看到这行字,都懵了。

还有出版社能这么敷衍地写文案的?这样的书能卖得出去才怪!

再一看出版社,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出版社,徐明月都没有听说过。

徐明月差一点直接问苗月,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出版社出书——好险,话到嘴边,总算还是忍住了,没有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来。

因为没有读过原著的内容,徐明月现在还不好说,这本书的改编前景怎么样。

但是按照苗月所说的,这本并不是那种情节性很强的,一般也不太受改编的青睐。

不过今天也只是聊一聊而已,不用做任何决定,压力并不大。

-

他们到的时候,刘毕戈已经到了,餐厅是他订的,当陆严河跟着苗月一块儿进来的时候,刘毕戈看到陆严河,显然先愣了一下。

刘毕戈并不知道陆严河今天会过来,这有点出乎意料。

苗月一进门就解释:“刘制片,我带了我两个同学过来,没关系吧?”

这样一问,也只是缓解刘毕戈的诧异和不解而已。

苗月就是为了让刘毕戈没有拒绝的余地,才没有提前告诉他。

刘毕戈笑着摆了摆手,说:“没关系,请坐。”

他笑着点了下头,说:“我想起来了,你也在振华读书,你们是同学。”

他这话是对陆严河说的。

“您好。”陆严河礼貌地打招呼。

刘毕戈起身,拿水壶给他们三个人倒水。

几个人受宠若惊,忙不迭地说“我们自己来”,但是刘毕戈仍然坚持给他们把水给倒上了,才放下水壶。

“别客气。”

这时,服务员敲门进来,上菜。

刘毕戈说:“我们边吃边聊吧,这家餐厅是一个朋友带我来过,她也跟你们一样,还在上学,总说我平时吃的东西不是你们年轻人爱吃的。”

“您也才……三十岁左右吧?”苗月迟疑地问。

刘毕戈长得就是三十岁左右的样子,相貌仍然年轻,如果不是身上有成熟的气场,穿衬衣西裤,换个年轻点的发型,说他是个大学生也不过分。

他点了点头,说:“三十二了。”

“看不出来啊。”徐明月说,“不都说演艺圈是一个很操劳的地方吗?在你身上好像是反其道而行之。”

刘毕戈笑了笑,说:“那可能是我比较闲,不够忙,压力也不够大。”

“怎么会。”徐明月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但刘毕戈已经自己接上了,说:“不过我确实也是刚从海外回来不久,以前都在法国待着。”

“嗯?”

“我在法国学的电影,毕业后就一直在那边当助理。”刘毕戈说,“我去年回国,加入了龙岩影业,也没有干什么正经活儿,一直在找项目,找了很久,我那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你这本。”

苗月很不好意思的样子,说:“《暮春》是我高二的时候写的,不是很成熟。”

刘毕戈却说:“写得很好,我很喜欢,所以联系了你,想要谈一下电影改编的事情。”

苗月点了下头。

“你考虑过把它改编成电影吗?”刘毕戈问苗月。

苗月:“我当然有想过,不过确实也没有人找过我,这本的出版方当初也给一些影视公司推荐过,但因为主线不是很明显,大部分都是日常,所以没有公司想要拍。”

刘毕戈点头,说:“它确实不是一个商业电影的好故事。”

“那——”苗月露出疑惑之色。

徐明月知道这个时候苗月是迟疑了,或许是有些话不好由她问出口,或许是不知道刘毕戈的意思,这段时间,徐明月跟着许小茵一块儿见识了很多人、很多事,自忖是他们几个人里最有经验的,于是捡起了话头,说:“刘制片,那你是想要把这本改编成一个什么样的电影呢?”

“暂时没有想好。”刘毕戈淡然自若地说,“但肯定没办法指望上院线赚钱。”

“既然都没办法指望赚钱,那为什么你想要把它开发成一部电影?”徐明月有些疑惑地问。

“我只是说,它没办法指望上院线赚钱,以我的观察,目前国内的院线几乎没有这种类型的生存土壤。”刘毕戈说,“只能做成小成本的文艺片,走这一条路子。至于我为什么想要把它开发成一部电影,其实理由已经说过了,我喜欢这本,而我正好要找一个项目来做,所以就看中了它。”

小成本的文艺片?

他们三个人在来之前,还真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

刘毕戈说:“反正今天只是聊一聊,不用急着现在做决定,我也得把我能够给出来的条件说了,五年内,独家电影拍摄权,授权金15万元,这是我能够给出的条件,当然,最后是以龙岩影业来签合同,独家电影拍摄权也是归龙岩所有。”

苗月露出了惊讶之色。

“15万元?”

“这个价格跟市场价格比起来,低了不少。”徐明月直接说道。

“确实,我也知道现在p流行,一般的版权价格都到了上百万,但我刚才也说了,那都是商业题材的改编,跟《暮春》的情况不太适用。”刘毕戈说,“苗月,如果你愿意授权给我的话,我再去找编剧改编成剧本,找导演,建拍摄班底。”

苗月有些犹豫和迟疑。

眼下当然是没有办法马上做决定的。

陆严河便问了一句:“刘制片,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请问。”

“如果你把《暮春》改编成电影,你对这部电影有什么目标吗?”陆严河说,“我知道它是文艺片,没办法以赚钱为目的,要是为了赚钱你肯定也不用来做文艺片了,但除了这个,对于这部电影,你会有什么期望吗?”

刘毕戈笑了笑,“我当然希望它能够在国际顶尖的电影节上有所斩获,不过,这种口头上说一说的期望都没有什么意义,要看它最后能拍成什么样子,如果拍得不错,我就去找一找我之前在法国一起工作的同事,也许能走国际电影节的路子也不错。”

刘毕戈给陆严河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他举手投足之间都很有风范,也很讲礼仪,但是在他言语之间,似乎又透着一股漫不经心的散漫,好像就算最后没有拿到苗月的授权也没有关系。

也许对他来说,《暮春》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项。拿到了授权就做,没拿到授权就不做。

刘毕戈忽然看向陆严河,问:“你会考虑演文艺片?”

“文艺片?你是指《暮春》吗?”陆严河下意识地就反问了。

“我不是单指这一个片子,只是闲聊。”刘毕戈说,“这段时间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你的名字,你很红,但似乎现在当红演员们跟文艺片之间的壁垒很厚,很难看到一个当红的演员去演文艺片。”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如果是我喜欢的剧本,我会演吧。”

“不担心文艺片票房不佳,对你造成负面影响吗?”刘毕戈忽然很有针对性地问,问完,他又解释,“我回国后这一天,参与了几个项目,基本上都是文艺片,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只要是没有出过代表作的导演,哪怕演员在读剧本的时候再喜欢,最后也会拒绝掉,一问原因当然各种都有,但实际上都是顾虑片子票房不好,背上一个票房毒药的称号,一般只有不太红的演员,才会愿意接演。”

陆严河:“我也还没有演过主角,没考虑过这些方面,不过对我来说,其实我也算不上多红,都是虚的,大家关注我,未必是多么喜欢我,我的负担并没有那么大。”

刘毕戈点了点头,“很多演员在跟我聊的时候,也都是像你一样这么跟我说的,不过最后在做决定的时候,还是拒绝了。”

他的神色忽然间有些意兴阑珊。

“这是最让我迷惑的一个地方,为什么无法直接说真话呢?”

“未必是跟你说假话,只是市场很大,选择很多,他们跟你说愿意演的时候是真话,做决定的时候,可能有别的选择,也可能自己做不了决定,公司和经纪人不同意接。”陆严河说,“如果你觉得我口是心非的话,要是有适合我的剧本,你想找我,就给我送剧本,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说真话了。”

刘毕戈略有些惊讶地看了陆严河一眼,这是他没有想到的回答。

-

跟刘毕戈聊完以后,返程路上,徐明月有些担心地说:“我怎么觉得刘毕戈有点不太靠谱呢?我也跟制片人以及影视公司其他人打过不少交道,虽然说人是形形色色、各不一样的,但是没有一个像他那么……看上去那么散漫的。”

“也许跟他是从法国回来的有关的。”苗月轻笑了一声。

“你怎么想呢?”徐明月问苗月,“他开15万元的价格,确实不高,但对一部文艺片电影来说,又说得过去,不能说他是在故意给低价。”

苗月说:“我要回去认真地想一想,钱……反正如果他不买的话,也没有别人买,我也不考虑这个了。”

“那你现在考虑的主要是什么?”徐明月问。

“想先去打听一下刘毕戈是什么样的人。”苗月说,“怕遇到骗子,也怕有什么坑,如果不是的话,这是一个机会,我还是想要把我的书改编成电影的。”

徐明月点点头,说:“我也通过出版社的关系帮你打听一下。”

她看向坐在副驾驶的陆严河,后者转头看着窗外,似乎是在思考什么,怔怔发呆。

“严河,你在想什么?”徐明月问。

陆严河回过神来,说:“我在思考他刚才跟我说的、关于文艺片的话。”

“他要是真的给你送了剧本呢?”

“那就看剧本呗。”陆严河笑着说,“只是你们都知道的,我得有很多课要上,在演戏跟上学之间,我这几年肯定是优先上学的,我经纪人都说,以后多给我找配角,主角戏先不考虑了,实在是没有办法抽出那么多的时间去拍。”

“如果只是拍电影的话,应该不太需要多少拍摄时间吧?”徐明月问。

“也不是,再短也是需要一两个月的。”陆严河说。

这时,刚刚添加为好友的刘毕戈忽然给他发来消息:刘毕戈,龙岩影业。

陆严河保存备注。

这时,陈梓妍发来一条消息:《黄金时代》今天发布剧照,你要配合剧组一起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下你的剧照。

后面就跟着一张剧组制作好的宣传剧照。

是陆严河从教室前门走进来那一刹那,他的五官线条都呈现出清隽舒朗的少年气质,金黄色的阳光在他身后绽放,他的眼睛明朗,如朝阳,如清风,如春融雪消的初晨。

人物旁边是一排竖字:陆严河饰姚玉安。

陆严河惊喜地点开大图,心中惊叹了一声。

他回复:好!

他又问:是现在发吗?

陈梓妍说:等会儿晚上八点,一起发,你设置一下定时。

陆严河马上去设置好了。

陈梓妍:剧照的质感很不错。

陆严河:疯狂点头。

陈梓妍:剧照里你的感觉跟你平时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导演真的会抓你的一些细节,你那个眼神,很可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