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七章 《延河》大卖(2 / 2)

作品:《1979我的文艺时代

“没错,就是这两首诗。”编辑点头道。

雷乐了然,这两首他知道,当时就觉得挺好的,不过情情爱爱的,并不合他的口味,没想到就是这两首诗使得《延河》第六期杂志卖脱销了。

“孙虎,这次你是首功啊!”雷乐夸赞道。

本来他对孙虎提议给姜玉楼高价稿酬还是有意见的,奈何编辑部所有人都同意,他也就没有再反对。

现在结果一出来,他庆幸当时没有拒绝孙虎的提议。

孙虎笑着捧了一句:“还要多亏社长支持我们工作,还有路谣同志和王也同志认真负责。”

“大家都有功。”雷乐道。

“那咱们加印多少?”

“加印,必须加印。”雷乐当即拍板加印,接着又问道:“现在预订的订单有多少?”

“差不多有两万多册了。”

两万册,就因为两首诗,延河多赚了五千块啊!

雷乐报了个数字:“加印五万册。”

“五万册,会不会太多了?我看加印四万就够了。”孙虎劝道。

一名编辑乐呵呵地说道:“不多,不多。主编,我女儿看了咱们杂志,也特别喜欢姜大诗人的两首诗。她告诉我,这两首诗在他们学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的小女生迷得都快疯了。”

“也就是省城的邮电局和新华书店买不到,否则他们学校就要人手一本了。”

孙虎乐呵呵地说道:“看来我还是保守了。”

于是,《延河》五万册的加印计划顺利地在会议上通过了。

国营五二三厂接到订单后,机器开足马力,全力以赴地为延河文学加紧印刷。

而随着这五万册的杂志铺满全国,越来越多的年轻知识分子看到了姜玉楼的两首情诗,知道了他的名字。

省城某工厂,年轻的工人正双手捧着《延河》第六期的杂志给工友们念诗:

“……

一望可相见,一步如重城。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这是咱们陕地诗人姜玉楼创作的情诗《山木》,这首诗是对跨越阶层的爱情美好歌颂!如今是新时代了,咱们工人当家做主了,也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

“好,这首诗太好了!”

“说出了咱们工人阶级对爱情的向往!”

“这才是真正的好诗,回头下了班,我也要买这期的《延河》。”

“同去,同去。”

京城,北大校园内。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一名长相白净的女生痴痴地念着诗,这首诗道出了她的心声,第一次读就喜欢上了。

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处在对爱情有美好幻想的年纪,哪里能抗拒这么凄美的爱情诗呢?

读了这首诗后,她想了很多,有未来的心上人,但更多是那位素未谋面的诗人姜玉楼。

他到底是怎样一位才华出众的奇男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