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何为好话剧(2 / 2)

作品:《1979我的文艺时代

说话间,两人的师生关系亲近了几分。

袁老师笑着摇摇头,“德行,说说什么事,看看我这个老头子能不能帮上忙。”

“是这么一回事……”姜玉楼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袁老师摸了摸胡须,皱眉道:“话剧啊,我倒没有没研究过。”

“这样啊。”姜玉楼有些失望。

袁老师过了片刻,才又说道:“不过学校里有一位老师是研究话剧的。”

“好嘛,袁老师您逗我玩啊。”姜玉楼无奈道。

袁老师一副你能拿我怎么如何的模样,姜玉楼还真没办法。

逗弄了他一番后,袁老师好歹把人名告诉了他。

那位老师姓孙,孙庆生,本身就是燕大中文系毕业的。后来在别的学校担任过老师,研究过话剧,尤其是和国内话剧界的奠基人,曹禹有着深厚的交情。

当袁老师领着姜玉楼见到孙老师后,对方也挺高兴的。

姜玉楼的名字他听过,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年轻诗人,善写情诗。而且还能写小说,最近风头正盛的《黄土地》,就是他的作品。

难得一位如此多才多艺的年轻人,对话剧感兴趣,他自然愿意对这位学生指导一番。

孙老师问道:“想写话剧是很好的,不过你有动手写什么故事吗?”

“没有,就是临时起意。”姜玉楼心虚道。

孙老师眉头微蹙:“这就麻烦了,没有故事的话,我也没法凭空指点你。要知道,话剧也是依托于故事,而且还不能短,并不是随便写点东西就能当话剧的。”

“孙老师,话剧和舞剧,歌剧一样吗?”姜玉楼问道。

孙老师耐心地解释道:“话剧是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咱们国内有名的话剧本子有郭老的《屈原》、老舍先生的《茶馆》,曹老师的《雷雨》,苏老师的《丹心谱》等。至于国外的则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茶花女》等。”

孙老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也有点累,于是喝了口水,也给姜玉楼一点反应的时间。

姜玉楼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孙老师说的这些,他大多有印象,但也仅止于此,至于话剧和舞剧以及歌剧的区别,他更是一无所知。

还好请教了孙老师,否则他闷头去写,肯定要闹笑话的。

“孙老师,我明白了。”

孙老师饶有兴致地问道:“你们白什么了?”

“优秀的话剧都是百般磨砺的经典之作,如果只是玩票性质的,还是不要打话剧的主意。”姜玉楼沉声道。

孙老师赞许地看了一眼,然后道:“对也不对。”

“嗯?”

“话剧想要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参与。如果只有经典剧本才配演出,那么话剧的门槛太高了,早晚会被大众给淘汰的。”孙老师凝视着姜玉楼,说道:“只要是用心创作,符合话剧的创作要求,能被话剧演员表演出来,并被群众们喜欢的,那就是好话剧。”

孙老师的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许多没有想明白的,现在都懂了。同时,他也对孙老师肃然起敬,话剧界能有孙老师这样的人,实乃幸事啊。

“孙老师,我心里有个故事,想请您帮忙参谋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