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调情慈安太后!屠杀海参崴!(盟主懵懂半生贺)(1 / 5)

作品:《篡清:我初恋是慈禧

(天天审核,我去修改。恭喜懵懂半生成为本书新盟主,谢谢您呀.)

面对这样的天下大乱,实在是人力无法阻止的。

而且历史上就是这种级别的大乱,而且足足延宕了好几年。

历史上这几年光造反的捻军,就足足几十万人,蔓延几省范围,还真多亏了僧格林沁统率几省之兵,用了两三年时间,击溃了十几万,收服了十几万。

当然,他最终也死在了剿捻的战场之上。

只不过相较于历史,眼下的这个局面更加复杂多变。

首先是多了俄国人这个最大的强敌。

另外就是因为中枢的变局和对立,致使拥有强大武力的湘军进入了旁观状态。

这段时间,六百里加急战报简直没有停过。

一个接着一个进入宫中。

整個皇宫,整个中枢,甚至整个京城,都陷入了剧烈的动荡和惶恐。

这个局面,竟然是比发逆最强盛的时候,还要风雨飘摇。

几乎是短短时间内,半个国家都陷入了战乱了动荡之中。

“六百里加急!”

“六百里加急!”

一个个信使入宫,让人都麻木了,而且是惶恐地麻木。

很多人甚至有一种感觉,这……这大清是要亡了吗?

不过,另外一个重量级的噩耗还没有传来。

西北大乱。

这才是关乎中华民族的一个巨大危机。

但是这个遍地烽火的状态,已经足够把整个京城的人彻底吓蒙了。

于是,很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苏曳。

这天下局势,怎么崩坏得这么快啊?

去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局面还好好的啊。

怎么忽然就崩坏了?

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江苏的军队怎么忽然就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了?

这些发逆,这些捻军怎么忽然之间就变得这么厉害了?

攻陷了一个又一个州府?

是不是因为苏曳中枢的改革?

你的军事改革搞得人心惶惶,地方八旗,地方绿营也无心作战,天天都担心自己会被裁撤,如何有战斗力?

而且你裁掉八旗,就是动摇大清的根本。

江山根基动摇了,列祖列宗震怒,所以报应来了。

天下才瞬间陷入了动荡不安。

“苏曳裁掉八旗,就是动了我大清的龙脉,所以天下才瞬间大乱的。”

“要不然,早不乱,晚不乱,偏偏这个时候乱了。”

“大清这是要完啊。”

“有了苏曳这个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大清这是要完了啊。”

一时间,舆论纷纷。

这都已经不需要传谣了,很多人本能他把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成也迷信,毁也迷信。

当时苏曳死而复生是祥瑞,天降文武双曲星,匡扶大清朝来了。

很多人深信不疑。

现在苏曳裁撤八旗,动了大清的龙脉根基,所以天下大乱,大清危亡。

很多人依旧深信不疑。

………

“荒谬,可笑!”左宗棠冷笑道:“这天下大乱和苏相改革有什么关系?”

“这明明是英法联军攻破京城,先帝北逃,中枢权威受到巨大损害的后遗症。”

左宗棠说到根子上了,当然内在的原因更加复杂一些。而且这个后遗症新名词,还是从苏曳这边学取代。

清廷遭遇了大败,而且需要向列强进行大额的赔款,所以增强了横征暴敛。

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天下大乱。

就算没有苏曳,天下依旧会陷入大乱。

但其他人不看如果,他们只会做简单的推导。

诿过于人,也算是传统了。

田雨公道:“若不是大帅的九江经济实验区,若不是大帅和洋人的关系,朝廷的财政更加不堪,百姓只会被收刮得更厉害。”

崇恩道:“先帝驾崩,苏曳进入中枢,我们都觉得是接了一个烂摊子,但是究竟有多烂,当时看不出来。甚至我们当时还奇怪呢,先帝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觉得天下有多么崩坏啊,现在算是看得清清楚楚了。”

咸丰皇帝死的时候,看上去确实还行。

捻军虽然依旧横行,但没有攻州掠府,发逆也好像被湘军死死压住,当时发逆的地盘几乎算是历史最小的时候。

发逆西征军赖文光部,也没有这么势大。

经过了一年的发酵之后,天下局势瞬间爆开了。

“曾国藩该杀。”田雨公嘶哑道:“若不是他松开了对发逆的压制,何至于如此崩坏?如果湘军依旧死死把发逆按在安庆,整个苏南何至于沦陷?”

“这滔天的洪水,就是他曾国藩放出来的。”

这某种程度上,也是田雨公的一叶障目。

历史上,湘军已经攻下安庆了,但是依旧天下大乱。

太平军和捻军依旧合流,依旧横扫了千里江山。

但是有一点能肯定,湘军的放纵,让这一切提前引爆了。

“但现在,朝廷中枢所有人都把这个责任推在苏相身上了。”田雨公道:“这种声音不仅在朝廷中枢,甚至在民间也这么认为。”

左宗棠道:“我现在终于知道,苏相为何在几个月前,当机立断推行军事改革,裁撤八旗了。真的就只有几个月的窗口期啊。”

可不是吗?

错过了这几个月的窗口期,接下来再想要裁撤八旗,至少要好几年后了。

到那个时候,才是千难万难。

“苏相,太后娘娘召见。”外面又传来了安德海的声音。

……………………

三希堂内。

叶赫那拉氏拿着手中的六百里加急,不断颤抖。

整整两份。

“樊城沦陷。”

“亳州沦陷。”

紧接着,外面又传来声音。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

听到这个声音,叶赫那拉氏脸色煞白,他终于体会到当时咸丰皇帝的惶恐了。

片刻后,信使冲入了进来。

“启禀太后娘娘,黑龙江将军府急报,俄国军队开始攻打瑷珲城,请求朝廷派兵援救。”

其实,对于朝廷中枢而言。

另外一个最大的坏消息还在路上,捻军攻陷济南,而且正要攻打烟台。

山东首府的陷落,会给清廷中枢致命打击。

历史上,捻军攻打济南和烟台没有成功,被英法联军击败赶走了。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苏曳这个总理大臣的强硬,加上和英国关系的密切,使得英法联军不但从广州撤军,解散了三人委员会,甚至也没有在烟台大规模驻军。

如此一来,苏曳当然保住了主权。

但是……靠着山东地方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捻军,导致了济南的沦陷,烟台岌岌可危。

所以,也算得上是福兮祸所依。

“怎么一下子崩坏如此?怎么一下子就天下大乱了啊。“叶赫那拉氏颤抖道:“苏曳,这就是你说的天下大乱,百万大军乱战吗?”

苏曳道:“是的,太后娘娘。”

叶赫那拉氏道:“这完全是江山倾倒的架势啊,现在朝野之间都想把这个天下大乱的责任推到你身上了。”

“不,不仅仅是推到你身上,还想要推到我身上了。”

“人家不仅仅是想要把你赶下台,连同我也要赶下台了。”

“人家都说这天下大乱的原因,就是我们两人违逆天道,裁撤八旗导致的。“

“人家说不定现在就在酝酿政变,要把我们赶下台了。”

“而且指不定编排我什么罪名了,说我秽乱宫廷,激怒了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