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帝党崛起(2 / 4)

作品:《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几人下意识想讲些什么,极为默契的齐声道。

“先不必跟朕讲什么。”

朱由校见状保持笑意,摆手打断道:“等你们了解驻军参谋制后,心中所疑虑的种种就不会有了,朕信赖你们,所以才将该项军制改革,落实到四卫营进行,朕希望你们莫要辜负朕的信任,在重新筹建四卫营时,将朕委派的那批驻军参谋,该肩负的职责都落到实处,而非叫他们闲着。”

“末将等誓死效忠陛下,效忠大明!”

面对这样的情况,四人哪有任何迟疑,当即单膝跪地表明态度。

在大明军队里筹建参谋体系,在朱由校心里想了很久,让不懂军事的文官或宦官,去监管统兵的武将,或者执掌统兵大权,这怎样看都是不靠谱的。

所以按着朱由校的想法,那就进一步细分军队职能,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军队框架,参谋体系便是其中之一。

军队要想走正规化、职业化道路,不仅要明确各个兵种,更要明确各级军职、军衔、建制等等,这其中也囊括职业军官、士官、义务兵等,一套以何种形式的募兵制度,是确保军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全按正兵待遇去募兵,随着军改的全面推进,大明要维系海陆两系军队,单单是每年的粮饷开支,都将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

所以按朱由校的整体设想,伴随着军改的稳步推进,要在大明营造参军光荣的氛围,要叫世人皆知,想建功立业获取对应奖赏,前提是要能通过义务兵选拔,只有这样,方能留在军队里发展。

这一体系将伴随着大明的对外扩张,至少将平稳维系数十载,甚至更久一些,而等到大明对外扩张,达到本土中枢的统治极限,那后续会进行相应军改,继而再稳步进行调整和完善。

毕竟没有任何一项制度,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从始而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