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隐蛾 / 章节正文阅读

145、识人未必曾相见(1 / 4)

作品:《隐蛾

何考发现,豹子异常敏捷,其神经反应速度几乎和一位二阶圆满的修士差不多,就连何考也不敢靠近了去挑逗。

至于老虎,当然比豹子更凶猛,而且它是会爬树的。只不过因为体型和体重的限制,有些树不好爬,有些地方它也上不去。

在这种环境下,何考也做了一些测试项目,比如被野生动物盯着的时候,隐蛾之能会不会受到限制?答案是在某些情况下也会!

更进一步的测试,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

初步的答案,应该是对方能认识到他是活动的个体,并能从环境中将他这个客体分辨出来,且保持感知状态。

有的动物能做到,有的动物做不到,而在同一种动物中,居然也是有的做得到、而有的做不到。

那么在能做到的情况下,对方是如何感知的呢?

首先是视觉,有些动物只要盯着他看,往往就能锁定他,除非他及时能转移到遮挡视线的地方。

至于听觉,锁定效果不是那么明显,除非他持续地发出声音。假如他保持静止,发出的声音很微弱,大部分情况下听觉就失去了锁定效果。

最特别的是嗅觉,何考发现,有好几种动物能用嗅觉锁定他,这简直不可思议啊!但何考修习了通感术之后,也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比如他在未入门之前,就能根据听觉感应空间结构,当他突破三阶之后,某些情况下闻到明显的气味信号,也能在脑海中形成空间场景。

对人来说,这是一种术法神通,但有的动物可能先天就具备这种能力。

何考也发现,其实只要自己不刻意去挑逗那些动物,让对方不得不感知自己,通常情况下他就不会被注意到,隐蛾之能便不受限制。

何考由此也解开了一个疑惑。

为何曾经看过的纪录片中,草原上羚羊群对不远处趴着休息的狮子视而不见,非要等到狮子潜行接近、突然发起攻击时,才会惊起逃跑。

何考搞得像一個哲学家,思考着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意识与存在的概念……又像一位实验科学家,测试着傻狍子与熊瞎子们的反应。

测试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感知,也等于在在测试,什么情况下可以避免被感知锁定?所以他也测试了潜行术效果……施展潜行术后,则大大降低了被感知的可能。

行游途中,何考也开始祭炼新得到的法宝,所谓祭炼只是初步的,以神识与之沟通、感悟其灵性,首先就是那眼罩状的隐娥纱。

他将其戴在头上,并保持神识始终与之一体的状态,确实能极大地降低被发现的可能。但这种妙用,对山野中的虎豹有效,对人却没什么效果,除非别人看不见他!

为什么呢,因为戴着那样一个黑眼罩,纯纯的显眼包啊,任谁见了都会觉得奇怪,不可能不注意到!所以它的副作用,远远超出了潜行的效果。

看来想发挥隐娥纱真正的妙用,怎么也得等到突破四阶、掌握御器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