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底牌(1 / 3)

作品:《我的未来不可能是悲剧

许欣自然知道王静说的是什么。

那是当年前苏联刚刚轰然解体的时候。

因为轻工产品短缺,可是带动过中俄之间的一段边贸热潮。

很多国人拿着国产的轻工产品,却俄罗斯做生意,都发了财。

然后就有人开始不怀好意,想着做一锤子买卖了。

也正是那些混蛋做的丑事,搞砸了龙国货的形象。

比如某地区产的纸皮鞋,还有塞满芦苇絮的假羽绒服。

彻底搞砸了俄罗斯人,对咱们龙国货的印象。

从那之后三十年,龙国货在俄罗斯一直都是低端货,甚至骗子的代名词。

所以这会儿王静表现的这么谨慎,许欣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他们投资了那些造车新势力,本就非常爱惜羽毛的。

而俄罗斯本的环境,说实话目前并不适合那些新能源车的使用。

如果王静真的说服了造车新势力,选择郭家作为总代理,去俄罗斯卖那些新能源车。

万一到时候俄国人对新能源车的效果并不满意。

郭家作为渠道,在不能给客户完美解决问题。

那不是砸了那些新能源车的招牌?

虽说俄罗斯客户的反应,并不一定会影响到国内。

可一旦产生了坏口碑,那可是有无数满怀恶意的竞争对手在盯着呢。

就比如那些宁可花钱卖媒体说好话,也不花钱改进质量的鞠躬田。

还有那些恶心的棒子,心怀恶意的德国媒体,他们肯定乐不得把那些俄国人的抱怨传遍全世界。

来抹黑咱们新能源车的品牌形象。

而这可是会影响那些新能源车的股价的。

另外,对于这些新能源车,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也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王静为什么会这么谨慎了。

郭晓天沉默了半晌,最后一咬牙说道。

“王总,关于渠道,和后期品牌形象维护,你尽管放心。”

“我大哥在那边,还是有不少朋友的。”

“我大哥,您也许不太了解,但是他的岳父,我想您应该听说过。”

郭晓天这么一说,许欣都不得不竖起了耳朵。

事实上,他对郭家的发家历程,也是很好奇的。

他上高中的时候,郭娜在班里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孩儿。

而他在鹤州的商界,也没怎么听说过郭家。

但后来,也就是他上大学之后那十年,人家就突然崛起了。

不过他们家到底是干什么的,却一直很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