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01章 西南欲乱(2 / 5)

作品:《靖难攻略

眼下的大明其实还有很多名将,诸如吴高、顾成、瞿能、何福都是名将,但他们眼下都被四川、甘肃、辽东等地的边患和叛乱拖住,抽不出身子。

以往阻止百姓充军戍边,不过是担心百姓离去太多,自己家乡富户乡绅没了佃户罢了。

朱元璋坐在金台上,朱允炆则是站在金台前。

朱元璋微微颔首,见状朱允炆上前唱声:“二十七年九月初一,经……”

待朱允炆跟上朱元璋,此刻朱元璋已经坐上了车舆,朱允炆也跟着走了上去坐下。

“武定侯与长兴侯年纪大了,云南又多有瘴气,让他们去总不太好,至于曹国公……”

武官见状也作揖应下,而后见皇帝没了吩咐,这才退出了乾清宫,从太监手中接过灯笼走出乾清宫门,在这里见到了两名等候许久的绯袍武官。

“知道了,你退下吧……”

正因如此,朱元璋不太想让李景隆出镇云南,毕竟这次云南的改土归流需要很长时间,一不小心就会让李景隆陷入云南的这个泥潭里。

可是自云南金银矿山的消息传开后,这些庙堂之上衣冠楚楚的大臣却再无一人站出来反驳皇帝的旨意。

“皇爷爷万福,太孙千福……”

“爷爷,高煦那边已经禁足快半个月了,是否可以放他出来了……”

况且眼下徐辉祖忙着平定沿海倭患,恐怕也很难抽出身去。

要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宝钞,而是真金白银。

原本他是想不通的,但这样的不解随着朱高煦那日的‘钱钞法’而被疏通。

这个“钱”不是指他们穷,而是指他们没有银子和铜钱。

“曹国公我另有安排,不能让他前往云南……”朱元璋缓缓开口,每吐出一个字都让朱允炆紧张万分。

内心犯愁的朱允炆只能朱批回应,建议将水利修建推到秋税上交以后。

此举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三江部分地区置府、州、县时土流兼治,府卫参设。

朱允炆见状跟了上去,百官也纷纷散场,前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将日前抵达南京的宋晟派给了徐辉祖,想来有宋晟协从,即便徐辉祖能力不足,也不至于遭遇惨败。

“你差人告诉太孙,迁移柳树湾高石坎的百姓前往云南,另外从江西、江北选七千户编入军籍,来年开春前往云南戍边。”

伴随着“平身”的唱礼与殿前豹韬卫手中的净鞭打响,九月的第一场早朝开始如期举行。

李带班没说完,朱允炆却拿起了户部的奏疏,皱眉看了一眼。

仅他从王瑄口中了解的云南局面,不过是真实局面的一角罢了。

孤家寡人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未免太枯燥了……

按照他那孙子的说法,宝钞贬值是因为宝钞发的太多,而朝廷又没有对宝钞定下什么相关的税收政策,导致宝钞只能放在百姓手里,越堆越多,最后面额与价值不相符。

只是不用这两人,留给朱元璋的便只有郭英、耿炳文、李景隆、徐辉祖等四人了。

“回陛下,眼下已经找到三座金银矿,六座银矿和十二座铜矿。”

“那小子……”武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朱元璋在询问朱高煦的事情,因此连忙回应:

朱允炆说出了云南金银铜矿的难题,那就是地方上的土官数量。

至于李景隆和徐辉祖,前者倒是有节制云南和沐春的能力,早年也随冯胜、蓝玉等人平定辽东,北伐决战捕鱼儿海,也出镇过甘肃这等西北重镇。

只要让宝钞流通于朝廷与民间,那宝钞的价值就会开始回升,直到人口增长到宝钞价值平稳,那它就会成为一种新的货币。

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傅友德,而是在思虑过后选择了他不太看好的徐辉祖。

朱允炆深知水利对农事的重要性,但户部这本奏疏他却是怎么也批不下去,只因上述这些东西需要花费钱粮近三百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