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大聪明和总营收(2 / 5)

作品:《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同时,他们还不忘在报纸上,抹黑华润公司的产品。

甚至通用电气公司最绝,直接拿所谓的爱国主义来进行保护本土品牌,让消费者一起杜绝华润公司这个外来品牌。

可是,消费者们都不傻,只有少部分冲动的人被爱国这碗迷魂汤给灌醉了,大部分消费者还是眼睛犀利的,没有中招。

唐大可同志在这个时候,已经鸣金收兵了。

因为产品已经售罄了,他才不管之后的事情了。

有什么事儿,等他办完派对再说。

结果他没想到,亚伯拉罕会在派对上面询问空调和冰箱这件事。

“少废话,我问你话呢,好好回答。”

亚伯拉罕脸色一沉,生气地说道。

唐大可同志闻言,撇撇嘴道:

“我拢共才赚了一千万美金而已,能赚多少钱?”

两千台中央空调,每台的毛利是六百美金,总共是一百二十万。

五万台分体式空调,每台的毛利一百块美金,总共是五百万美金的毛利。

十万台窗式空调,每台毛利只有二十美金,总毛利也只有两百万美金。

六万台三门电冰箱,每台的毛利是六十美金,总共的毛利是三百六十万美金。

所以加一起的毛利一千一百八十万美金,由于是利用海上巨轮来运输,所以成本方面的支出并不大。

听到唐大可同志的话,亚伯拉罕嘴角顿时疯狂抽搐。

好家伙,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赚了一千多万,居然还不满足?

就算他这个沃伯格家族的掌门人,面对一千万利润的时候,也是多少有点心动的。

毕竟,如此不费吹灰之力的生意,那就是捡钱,这么爽的事情,亚伯拉罕还是很想做的。

至于说空调市场和冰箱市场是不是红海?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沃伯格先生,你也觉得这生意难做吧?花费那么大的力气,结果却只挣了这么点利润,亏大了”

唐大可同志似乎没有弄明白亚伯拉罕这副表情的意思,依然继续上眼药水:

“上帝,伱可能不知道,媒体那边,已经在集体唱衰我们的空调和冰箱了,西屋电气、通用电气他们这些公司太过分了,怎么能够绑定爱国这玩意儿呢?”

“这不是逼着消费者选择嘛,破坏我们现在跟东方那边的和谐大环境,简直就是叛逆,这才是不爱国的表现.”

此时此刻的唐大可同志,气呼呼地指责凯尔威纳特等北美本土家电品牌企业,似乎他们这些企业有多么十恶不赦一样。

瞅他激动的样子,又好像他是极端爱好和平的人一样。

亚伯拉罕十分无语,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内心多少有些后悔。

早知道,还是派人跟着唐大可同志,华润公司那边就是一个大宝藏。

不管是什么产品,只要运来北美这边,总是能够赚到钱。

这年头,赚钱的生意本来就少,却是没想到,唐大可同志这个幸运的少年,居然搭上了华润公司这趟列车,赚了那么多钱。

唉!

等唐大可同志说完之后,亚伯拉罕这才点点头,指了指旁边的人说道:

“来来来,唐,我们来喝酒,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秘书乌威霍恩,下次你要去北美的话,记得及时通知他,有什么资金需求的时候,也可以随时让乌威霍恩联系我.”

被揽着肩膀的唐大可同志,表面上笑嘻嘻,心中却是骂咧咧了起来:

法克法克法克!

狗屎的混蛋,居然想要抢夺我的生意?

门都没有!

虽说没有亚伯拉罕的话,那么他们唐老鸭科技公司就甭想拿下寻呼机在北美的代理权。

但是双方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寻呼机代理权,并没有其他。

在代理华润公司的其他产品上面,唐老鸭科技公司跟沃伯格家族的企业,同样是竞争关系。

而现在,亚伯拉罕又盯上了空调、冰箱等产品的代理,呵呵,这可不是说想代理的就代理的。

关于这些产品的代理,那就是先到先得,靠抽签决定的。

唐大可同志跟华润公司合作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华润公司的一些习惯,早已熟悉。

更别说,唐大可同志还学会了中文,仅凭这一点,就吊打了还需要中文翻译的亚伯拉罕他们这些高傲的财团势力。

心中怒骂碧池的唐大可同志,暂时忍了下来,没有跟亚伯拉罕正面对抗。

就在唐大可同志跟亚伯拉罕这边进行言语交锋的时候,另一边的华盛顿,办公室内的林登约翰逊,也已经接到了东京那边的信息。

“所以他们东京那边真的想要阻止华润公司的产品进入东京市场?胡闹!”

松下、日立、夏普他们这些大聪明,真是傻逼,鼠目寸光的蠢货!

众所周知,现如今,东方愿意跟西方对话,已经非常不错了。

林登约翰逊还想着,等他度过了这一次的风波之后,到明年,他就会腾出手来,再次跟东方建立对话。

到时候,将会更进一步地开放合作。

东方可是一个超级大市场,林登约翰逊背后支持他的资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

甚至,兰尼斯特摩根、冯德莱安、奥古斯德斯提耳曼、布伦达梅隆、汉普里马瑟等人还建议林登约翰逊搞一场全球化贸易,进行工业化转移。

为什么?

原时空历史上,到了八十年代的时候,北美大陆已经基本完成了去工业化了。

而去工业化的道路,是从一九六零年开始的。

日立、东芝、松下等企业的空调、冰箱等家电品牌的崛起,其实就是一个明证。

除此之外,就是半岛那边的出口,也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崛起。

亚洲四小龙也基本上都是在六十年代崛起的,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四小龙的格局。

之所以去工业化,原因很简单,林登约翰逊本人,以及背后的资本财团,全都害怕了。

此时的国际局势,就是莫斯科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