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请往长安(2 / 2)

作品:《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偏偏桓熙在王猛、邓羌之外,还有一个谢艾,真要论及人才质量,显然是要远胜桓温麾下的将佐。

出于刻板印象,桓温起初对邓羌的观感并不好。

可刘阏陋头却清楚一点,那位梁公,最喜爱的就是身份尊贵的孀妇,这在关中也不算秘密了。

“代国与右贤王永为盟好。”

新城县外,桓温统率楚、梁联军北上,兵发洛阳。

苦苦搜寻嫡母与兄弟无果的拓跋寔君,在盛乐宫即王位。

正所谓兵识将,将知兵,作为联军主帅,桓温也需要对梁国三万将士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才能在战场上做出合理的布置。

之所以说是亲戚,是因为刘阏陋头的兄长刘务桓迎娶了拓跋什翼犍的女儿,因此,慕容英也是他嫂嫂的嫡母。

可如今被铁弗匈奴围困在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哪能容她拒绝。

慕容英十五岁嫁去代国,如今也才二十六岁,虽然育有二子,但也还算是大好年华。

慕容英强笑道:

许久,刘阏陋头才道:

“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罢了,我又岂能轻信,不如暂且留在铁弗匈奴作客,等我查明了你的身份,再谈去留,如何?”

当刘阏陋头得知苻健出兵代国,也终于放下了心,当然,这是后话。

“元才(苻雄)已经弃朕而去,如今宗室之中,就以你的才能最为出众。

正如刘阏陋头先前所说,没有人敢于冒犯慕容英,这是要献给小桓公的禁脔,谁又敢越俎代庖。

“代王在世时,常与我们母子提起,梁公乃当世之英雄,虽然如今燕、梁交恶,但想来也能分清楚是非黑白,不会迁怒于孤儿寡母,惹世人非议。”

与此同时,凉州、姑臧,在度过中秋赏月的两天之后,桓熙筹备已久的会盟大典也终于拉开了帷幕。

盛乐与雁门关相距五百余里,两天时间,足以使虞国细作将消息传回去。

雁门关外,苻健为平昌王苻菁送行,正色道:

只是一如王猛,邓羌同样婉言谢绝了桓温的招揽,这让桓温颇为沮丧。

拓跋什翼犍当了十七年的代王,总会有一些忠臣、心腹,这些人内心愤恨拓跋寔君,只不过碍于他兵势强盛,所以不得不违心称臣,暂时蛰伏罢了。

因此,能够被委以先锋重任的宗室大将,仅有苻菁一人。

刘阏陋头松了一口气,笑道:

“多谢夫人坦诚相告,但是燕国正与梁、楚两国交战,夫人的去留并非我能决定。

“我是大单于麾下匈奴右贤王刘阏陋头,如果夫人真是代国王后,与我倒也是亲戚,夫人尽管放心,绝不会有人敢于冒犯夫人。”

然而,这种颠倒黑白的谎话,也只能自欺欺人罢了。

慕容英为了能够脱身,在许诺的报酬上,也算下了血本,当初吐谷浑为了与桓熙结盟,也不过是献上了五千匹马,金银百斤罢了,慕容英甚至愿意多出五万头牛羊。

毕竟前往长安,两个儿子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可如果回去盛乐,则必死无疑。

仔细想想,落在桓熙手中,也好过被拓跋寔君捉了回去。

其中,除了王猛以外,邓羌最让桓温感到惊奇。

如今苻苌、苻雄先后去世,苻生又在晋阳监国,而苻坚初上战场,也才十七岁。

当然,梁国派出王猛、邓羌的阵容来辅佐桓温北伐,即便对上慕容恪、慕容垂,那也不会落于下风,这注定是旗鼓相当的战斗。

“代国发生内乱,拓跋寔君弑父夺权,我们母子受其逼迫,不得已才会逃出盛乐。

以邓羌的能力,足以托付重任,而他又愿意放下身段,不顾毁誉,去为主公进献美女。

此举自然是要放楚、梁联军长驱直入,与桓温、王猛在洛阳城下会战。

高达十余米的灵钧台上,宾客云集,有各部头人,有各国使节,有凉州官吏,也有梁军大将。

“如果左贤王能够高抬贵手,放我们母子通过,等我回去燕国,借兵讨平叛逆,必定不忘左贤王的恩情。

这样的下属何止桓熙信爱,就连桓温也很眼馋。

许久不曾露面的苻健终于出现在了人前,五万步骑也同样蓄势待发。

事实上,选在八月十七这一天出兵的不仅虞国一家。

因此,小桓公好为人父的名头并没有传开。

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一辆马车由五千枪骑护卫,缓缓驶来了灵钧台下。

第二章在八点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