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戏剧年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52章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1 / 2)

作品:《我的戏剧年华

就在众人垂头丧气要离开的时候,一下子又有了希望。

“对,他就是王沪生,那个人人喊打人人喊骂的王沪生……”葛优赶紧一把把江浔推到前面。

“他也是高翔……”女售票员不好意思了,“这样吧,到车上,找列车长补票……”

哦,这就成了?

梁天兴奋地一把搂住江浔,“得,还是当明星好,得那种不戴面具的明星,是吧,大哥……”

……

回到北平的时候正是礼拜天,不用上学也不用上班,杨哲早早就等候在火车站。

就是这里,两人不知多少次分开又多少次重逢。

江浔依次把大家伙介绍给杨哲,“这是史兰芽,这是我女朋友杨哲。”

两个女人都在互相打量,杨哲很是礼貌,史兰芽也很热情。

可是直到见到杨哲,史兰芽心底最深处的那丝侥幸才烟消云散。

作为一個女演员,她从没有这么近地看到过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她美得发光,美得让其他人自惭形秽。

“再见了,优哥,再见了,章哥,希望以后再合作……”

“什么啊,这么重?”当江浔终于送走其他演员,杨哲就拎起他的包裹。

江浔的包很重,里面全是山东屯的乡亲们送的特产,蘑菇,木耳,还有几根地道的老山参……

“赶明儿去看看你爸,嗯,于院身体也不好……”两人说着话,江浔就从后面揽住了她的纤腰,杨哲笑着看看他,两人现在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一眼,让空气都燃烧起来。

回到东厂胡同,两人正有话不完的话,愣不丁大门的门环就不轻不重地拍了两声,“浔子,回来了,该交水电费了。”

“知道了。”听到街道大妈的声音,杨哲马上受惊似地摆脱了江浔的纠缠,朝着门外喊了一句。

“唉,家里有电话,打个电话过来多好,……”江浔笑着又抱住杨哲,“你慌什么,我们是男女朋友,又不是……”

说什么呢,杨哲嗔怪地看他一眼,嗯,与江浔一志的日子总嫌过得太快,她看一眼座钟,都已经八点半了,“我先走吧,明天我妈让你过去吃饭……”

……

春光明媚,太阳的光线很是柔和,与江浔并肩行走在胡同里,不时跟街坊邻居打几声招呼,杨哲感觉心中很是甜蜜,这样的日子平淡如水,可是也蕴蓄着幸福。

拐进她们家的小区,花坛里,迎春花正盛大开放。

杨家,杨哲妈正在往一个黑色的瓷坛子里腌制鸭蛋,鸭蛋都是个顶个的,是她到村里一个一个挑的。

见到江浔,杨哲妈就笑得合不拢嘴了,这一出去快两个月,年都过去了。

“上马饺子下马面,浔子,今儿我们吃面条。”

她制止住江浔,转身走进厨房下面条,“去年夏天的西红柿酱,这是最后一瓶了,今天我们吃西红柿打卤面。”

储存食物一直是勤劳人民的优秀传统,冬天储存白菜,腊月储存猪肉,春季腌制鸭蛋或鸡蛋,而到了夏天各种蔬菜都比较多,有的地方做酱黄瓜,有的地方则喜欢做西红柿酱。

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西红柿酱,因为它制作简单,储存方便,放一年都不会坏。

杨哲也跟进厨房,麻利地打碎鸡蛋煎好,切好葱花炝锅,又倒入黄豆芽翻炒,杨哲妈麻利地打开了打点滴用的玻璃葡萄糖瓶子,把里面的西红柿倒进锅里……

老式的西红柿酱,是一种充满年代感的食物,一种让你想起妈妈的食物,一种幸福,一种特殊的记忆,它属于这个独特的年代。

西红柿在锅里熬了十几分钟,杨哲就放上煎熟的鸡蛋,江浔在客厅就已经闻到了香味。

“你们爷俩别说了,吃饭。”杨哲妈的面条很快也下好了。

杨哲盛了一碗面先放到父亲跟前,又给江浔和自己盛了两碗,“多盛点卤子。”杨哲爸瞅瞅盆里的西红柿,“浔子,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