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出关,一次性炼制一百颗延寿丹!(2 / 3)

作品:《大明:开局炼制僵尸,老朱震惊了

世家大族,尤其是朝中的这帮重臣,都是人老成精的存在,同样也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即便是在历史上,这种事情也是有迹可循的!

就拿明朝而言,最有代表性的,实际上便是徐达这一家子!

建文帝朱允炆当了皇帝之后,徐家老大徐辉祖是站在朱允炆这边的,但是老三徐增寿,却投靠了朱棣!

一门两兄弟,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阵营!

你说徐辉祖这个当老大的,不清楚老三的心思,没办法阻止他和北平那边眉来眼去?

无非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如果不是徐辉祖默认了,徐增寿也不可能有和朱棣勾搭在一起的机会,甚至还会大义灭亲,直接把徐增寿交给朱允炆处置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徐家女徐妙云同样也是燕王朱棣的王妃,有这一层关系在,徐辉祖心里更清楚,不管是建文帝或者朱棣最终谁获胜,反正徐家一脉总归是能够保住的!

区别无非就是他徐辉祖或者徐增寿最终的下场可能会发生转变而已!

徐妙云虽然也是徐家女,但总归是个女人。

想要徐家继续延续下去,他徐辉祖和徐增寿分属两个阵营,才是最好的办法!

实事也的确如此!

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谁会赢,他徐家至少不会因为一场靖难之役就此瓦解!

这样的心态,放在朝廷其他官员当中,同样也是适用的!

即便是朱匣烽和朱匣烨未来的北大明和西大明,这帮官员也乐得自家能有子嗣能够在这两个王朝当中站住跟脚!

如此,即便是未来的大明朝真的一分为三了,他们的家族不管是在北大明还是在西大明,也都有了自己的势力和话语权,这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至于朱匣秋和朱匣焌就更不用说了,这两位都是东大明这边的正统,朱匣秋当了一辈子皇太子,而朱匣焌未来更是东大明的皇帝!

所以朱栎的这四个儿子,都会是这些大臣们想要争取的对象!

能够把自己家族当中的子弟送到这这四兄弟身边,不管是跟着谁混,未来的成就都不会太差!

朱栎也能够明白这些大臣心里的想法,对此倒也不排斥。

包括方孝孺在内,他们八个一同穿越过的大臣们,将来也都会是自己改革道路上的急先锋!

让他们的家族和子嗣与几个儿子绑定关系,也能更稳定的把他们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说白了,这个世上最牢固的关系,永远是利益关系。

当大家的利益绑定在一起的时候,关系才是最牢靠的,哪怕他未来是皇帝,他们未来依旧还是臣子!

当皇帝的,同样也得拉拢臣子的心啊!

老爷子来信的内容,就是和自己讨论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安排的。

朱栎心里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他不排斥这样的情况,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留在他的儿子们身边的,滥竽充数、品行不端的肯定都不能要!

这事情,他觉得还是有必要亲自去一趟西安府,和老爷子当面谈谈比较好!

就这样,闭关结束之后的第三天,朱栎就独自去了一趟西安府。

皇宫内。

朱元璋、朱标和朱栎三人又坐在了一起,讨论的就是这件事情!

“已经有少人,都旁敲侧击的问过这方面的事情了!”

“除了方孝孺和李信之外,都想着要把自家的子弟安排到几个孩子身边去!”

“这事情得你自己拿主意!”

朱元璋的态度也很明确,反正这方面的事情他不准备管,完全看朱栎自己的意思。

毕竟这帮大臣也都是冲着朱栎父子几个去的,而不是冲着他朱元璋对吧?

至于方孝孺和李信,完全是近水楼台,以他们和朱栎之间的关系,安排自家的子嗣进入汉王府,跟随在几个孩子身边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剩下那六个,和朱栎之间的关系就没有那么牢靠了!

同样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关系,能让双方之间的关系更加牢靠一点,也无可厚非!

“这件事情我没什么意见,等回头见过他们之后我自然会跟他们说这个问题!”

朱栎也是带着目的来的,不过选择谁来给儿子们当护卫或者伴读,反而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