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朱允熥的声音变得有些阴森,在三司会审之前,所有人犯不得私刑拷打,涉及的财产以后也都要上交国库,你的人别动不该动的心思。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锦衣卫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些人为了功绩,才不会管别人的死活,事情越大他们越高兴。而且涉及到钱财这东西,他们免不了上下其手。

臣明白,臣亲自办理此案!蒋瓛郑重道。

不是信不过你们,而是这案子要办得漂亮,既不能让有罪之人逃脱,也不能牵扯到无辜的人。朱允熥脸上带上些笑意,做好了,升官发财孤自会给你们请功。但是做不好,做出什么丢人的事,谁都保不住你们!

蒋瓛背后冷汗淋漓,原以为吴王年少会好说话一点,没想到吴王居然把下面的人心看得如此透彻。这吴王将来和皇帝一样,都是个眼里不揉沙子,要小心伺候的主子。

臣,明白,臣一定尽心尽力!

明白就好!朱允熥亲自把蒋瓛扶起来,笑道,你们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你们办差,办出了岔子,伤的是皇爷爷的脸面,其中的关节你们自己拿捏,孤在京城看着!

是!蒋瓛面朝朱允熥慢慢退下。

目送蒋瓛离开,朱允熥心中微微叹息。

其实他心中并不是完全赞同,国家大事依靠皇帝私人心腹去办的这种方法,长此以往锦衣卫势必会按照皇帝的喜好做事,或多或少都会有失偏颇,甚至有些残暴。

但是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的法制国家,一切有法可依。

改变大明任重道远,甚至不只是改变大明。朱允熥深知道,自己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为风口浪尖的时代,如果不能把整个国家带上正轨,那么这个古老的国家因为庞大的惯性,就无法面对接下来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转变。

看着殿中从清晨开始,就要批阅奏章接见臣工的皇帝。朱允熥心中发出一丝苦笑,若自己真坐了那个位置,恐怕比皇爷爷还要忙,还要兢兢业业。

几位臣子走入奉天殿和皇帝小声的说着话,既然朱元璋没叫朱允熥过去旁听,朱允熥就明白肯定是有些东西不愿意让他知道。而且殿中那几位臣子,也都是不折不扣的皇帝心腹,酷吏。

我回东宫一趟,有什么事去那找我!朱允熥对黄狗儿说道。

奴婢知道了!黄狗儿笑道,殿下自去,陛下身边老奴伺候!

有劳公公了!朱允熥满脸笑容。

你这条两面三刀的老狗,等将来再慢慢炮制你。

和奉天殿相比,东宫吴王的住处才真正算个家。因为在那里不但有两个颇为亲近的妹妹,而且伺候的宫人都是自己的心腹,不用战战兢兢三思而后行。

出了大殿挥手让软轿走开,带着几个侍卫朝着东宫走去。

两边隔得不远,少年人脚步很快,不多时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