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依旧,天边却露出的阳光,带着色彩。

一群勋贵们,七嘴八舌的吵吵着,在雨中大步往宫外走。

待走到宫门外,所有勋贵都齐刷刷的看着李景隆,看着刚要上马的后者,有些脊梁骨发凉。

诸位!李景隆强笑道,何事?

小李子,咱们这些人,可是看你捐了之后,才站出来要捐的,到底怎么捐,你有什么章程没有?定远侯王弼开口道。

这些勋贵现在学精了,都知道李景隆这人摸得准皇爷和太孙的脉,他干什么跟着干,准没错。这些年倒下的勋贵不是一两个,偏他李景隆年年升官发财。

这要什么章程?李景隆笑道,直接捐户部就是了!

不成!景川侯曹震摆手道,万一捐了,被那些黑心文官给贪了,怎么办?咱爷们的银子,可是捐给朝廷,捐给百姓的!

就是,就是!有人跟着开口道,不能不明不白呀!

这事,诸位跟我也说不着呀!李景隆笑道。

不跟你说跟谁说,你也是国朝的勋贵,是开国武臣,大家伙可是看你捐了,才开口跟着的!

闻听此言,顿时,李景隆笑容僵硬起来。

而宫城之中,往住处走的朱高煦则是一脸怒气的看着自家大哥。

老大,你安的什么心。军仓中那点粮食,是爹攒了多少年才攒下来的!朱高煦质问道,要是缺粮,军心不稳。没粮,鞑子来了,拿什么和鞑子打?

没粮就不打了?朱高炽胖乎乎的身子忽然站住,跟墙一样,要是没粮,咱们燕藩就让鞑子打进来,那燕藩上下,还算什么强藩强兵?

朱高煦怒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不知道?

朱高炽看着他,我只知道,这是大明的国事。中原百姓嗷嗷待哺,北平粮仓却粮高满溢。这事,说不过去!

我告诉你,今日,就算爹在这,我也这么说!事关百万人的生死,事关大明半壁江山。容不得朱家子孙,耍奸藏私!

你?朱高煦怒道,你讨好人家,能落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