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畏惧官差和军兵,队伍稍稍安稳一下,但等了半刻钟,只见炊烟不见锅开。其实那炊烟也未必是炊烟,燃料奇缺用的是湿木头,泛起的都是呛人白烟。

这时,城门口一个秀才一样的人物,带着一群读书郎,推着几个大车哭着出来。

然后,他们哭着,把车上的东西,交给官差,用以加大火焰。

那赫然,是一箱箱书!

秀才的哭声,直达城头,撕心裂肺。

圣人学说,为百姓福祉,名正言顺!那秀才一边哭着,一边把书籍,投入锅底的火中。

书,是读书人的命。

可此时,读书人明白,最要紧的是百姓的命!

粮食不必太省,要给灾民吃饱!城墙上,朱允熥叹息一声,各地都运粮过来了,一定要照顾好百姓的肚子!

幸好,老爷子在位近三十年,兢兢业业之下,大明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有了些家底。又是国朝初年,上下一心的好时代。

可侯庸却想了半晌,咬牙道,臣不敢苟同!

朱允熥顿时扭头,正色凝视。

侯庸顶着皇太孙的目光压力,开口道,不是臣算计粮食,而是臣觉得,如此大灾之年,不能敞开了救济。灾民中,有青壮老人,有妇孺。臣让人把他们分隔开,按量供给!

殿下仁德,不忍百姓受苦。但臣考虑的是,灾情之后的河南。现在雨停了,黄河不在暴涨,决口处也不会再大。这样一来,不单是安置灾民的问题,还有重建的问题。

殿下的谕旨中说过以工代赈的话,臣也是这个心思。这些灾民中,臣要挑选壮劳力,用以建设。但,若是敞开救济了,百姓之中,在能吃饱的情况下,难免有人放不下家室,不愿意去挣口粮!

另外,臣也不能不算计。黄河决口,河南颗粒无收,全靠朝廷的救济,天下各行省的帮扶,也不是长久之计。尽快处理水患,让百姓重回家园,才是征途!

到时候,安置百姓又是一大笔钱粮。说着,侯庸的语气有些颤抖,这次水灾,也不是堵住决口就完事,就算是堵住了,说不定两三年后又决了!

河南一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疏通河道,加高堤坝。林林总总,都是钱粮。若是敞开了,多少都不够!

朱允熥明白对方的意思,这等天灾造成的损失,还有将来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现在马上入冬,还有半年时间,河南百姓都要嗷嗷待哺。不算他们吃的,就是那三十余丈的黄河决口,粗略的算了算,堵上他光是耗费的银钱,就要六百万。

孤晓得你的心思!朱允熥伸手捏了下对方的肩膀,开口道,可你这么做,是要在百姓中落下骂名的!

侯庸哽咽,臣,也是没有办法。百姓只有一个小家,臣要考虑的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小家。要考虑的是,整个灾情,整个河南!

那你放手去做吧!朱允熥微叹,孤坐镇开封,是为安抚河南民心。具体的事宜,还要你们这些地方官去做。你是一省布政,要考虑的是全局。开封尚且如此,其他各地更地更要重视。尤其是水灾严重,城池被冲破的一些县城,更要留心!

臣,有死而已!侯庸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