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神探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十章 国子监学子仗义执言,围堵驸马!(1 / 4)

作品:《大宋神探志

inf                张府正堂。

狄进和张耆对坐品茶,饮的又是太后御赐的龙凤团茶。

上次张耆是故意为之,侧面提醒是谁让你出来查案,实则并不认为,连进士都不是的一个国子监解元,有资格品这样好茶。

但这第二次到访,张耆确实改观了。

刚刚狄进的一番话语,将震惊京师的无首灭门案真相,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其中许多细节,是连张耆都不清楚的,心头若说不震惊,肯定是假的。

这才查了几天啊,三年不解的迷案,居然就被眼前这十六岁的解元公给破了个明明白白?

此时借着品茶,稳定了心神,张耆淡淡地道“狄解元言辞凿凿,确非捕风捉影,然此案重大,最重实证,不知至今可有多少罪证?”

狄进道“那日登门的,是宅老孙庆之子孙二郎,此人不知全貌,从其父处听了些只言片语,便以为贵府也涉入案情,上门勒索,实在可笑……”

狄进很清楚,张耆心中有鬼,毕竟当年的他也是将外室刘娥养在自家宅中,与那时尚且是皇子的真宗幽会,然后自己避出去,从某种意义上,和孙洪扮演的是类似的角色。

区别在于,张耆供养的外室上位成了皇后,如今又成了执政太后,并且没有忘恩负义,提拔了当年大力帮助自己的恩人,而孙洪遇到的则是一群狼心狗肺的畜生。

由此可见,和郭承庆类似,张耆就此案中,没有参与过深,否则就不是遮掩而是阻挠了,此人应该是想着拉拢交好其他权贵,毕竟这件事发生已经很久,当年那个卑微的张耆,哪会知道今日能有这般地位,若是昔日的过往揭露出去,枢密使跟個皮条客一样,整天就琢磨这些事情,脸当然丢大发了……

道德层面的问题,狄进不会深究,轻轻揭过,果不其然,张耆脸上的表情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品茶的姿态明显轻松了不少,颔首道“原来如此!”

狄进道“孙二郎后又去几家府邸,然清者自清,自是不加理会,唯独一家做贼心虚,竟投了毒药,欲害其性命,幸得此人命大,未曾身亡,终于醒悟,入了开封府衙投案自首!”

张耆的语调微微上扬“孙二郎握有了实证?”

狄进道“确有实证,其父当年为孙家采买雇佣,所经手钱财,皆是出自公主府邸,直指驸马都尉李遵勖,最重要的人证,是那作证前任推官焚毁案卷的书吏,当年他就是收受了好处,才行此污蔑……”

张耆直接点出“这书吏恐怕没那么好开口吧?”

狄进笃定地道“李都尉进府衙之日,就是他开口之时。”

张耆并不吃这套“那要到何时?”

“就在今日!”然而狄进就等着对方这般询问“陈直阁已经出具文书,命推官上公主宅,带人回府衙问话!”

想到陈尧咨那刚直到宁愿吃亏也不愿迂回的性情,张耆不得不承认,这种事情是现在的开封府衙能做的出来的,沉声道“既如此,狄解元不去开封府衙,又为何来此呢?”

狄进起身拱手“容进冒犯,我此来其实不是为张枢密,而是为了令孙,国子监的同窗宗顺兄!”

张耆这回是真的怔住,愣了片刻后才道“你寻他?寻他作甚?”

狄进理所当然地道“我此番查案,正是受国子监同窗举荐,方有太后钦点,为京师百姓作主,为无辜推官伸冤,如今又有阻碍,自是要寻得众同窗相助,痛斥奸佞之可恶,悲叹忠贤之不幸!”

如果是三天前狄进第一次登府查访时,说出这番话,那毫无疑问是挑衅,也正因为恼羞成怒,张耆才让仆从打得那孙子三天下不了床,但现在狄进再说,张耆目光一动,还真的沉吟了起来。

他本就是武人出身,身居高位后城府倒是逐渐养成,但云里雾里的水平终究不及那些高官,想了想后干脆道“只是驸马?”

狄进给出八个字“驸马久恶,屡教不改!”

张耆眉头微扬,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赞许,对仆从唤道“去将七郎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