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神探志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场积累(1 / 2)

作品:《大宋神探志

“破解渤海密藏?”

长风镖局总舵,面对上门拜访的欧阳春,狄湘灵应约而至,听了盗首的两个条件后,不禁露出诧异之色:“要宝神奴死,这点暂且不说,破解宝藏之谜,又是怎么回事?”

欧阳春显然来时已经有所考虑,坐了下来,摆出长谈的姿态:“有些事情,我本来不想明言,但如今既然牵扯到了宋廷与盗门之间,也不得不说了,不知你们是否了解,辽国境内,一直有关于渤海密藏的传说?”

狄湘灵道:“没听说过。”

看过藏宝图,不代表知道辽国境内也多有传说,她回答得十分坦荡。

欧阳春缓缓地道:“渤海曾经也是一个强大的王国,按唐制所建,全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享有‘海东盛国’之誉,后来国力逐渐衰弱,百年前,辽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征渤海,最终攻陷上京龙泉府,最后一任君王投降,渤海灭亡,然辽军攻陷王都之后,却发现王库异常的空虚!”

受狄进影响,狄湘灵对于所谓宝藏已经不信了,此时也直接反问:“国都亡了,收缴不出钱财,存于国库,是很正常的吧?”

欧阳春解释道:“渤海衰败亡国,国库空虚自是正常,但王库空虚却不对劲,那最后一任渤海王杀伐果决,契丹军队入侵时,就将不少准备逃亡的渤海贵族杀死,收缴了他们的财产,最终那些财产却不翼而飞!”

狄湘灵眉头扬起:“所以宝藏的传说由此而来?”

欧阳春道:“不止于此,渤海王室内也有人供述,早在数代之前,每任渤海王就喜欢将珍宝私藏于一个密库之中,而这收集了众多财宝的密库,就在渤海五京之内,最有可能的地方,正是在龙泉府中!”

狄湘灵了然:“辽军肯定是掘地三尺,结果却没搜出来?”

“不错!辽帝下令搜索,一无所获,便火烧了王宫,率军离去……”

欧阳春说的很简洁,并没有如宝神奴那般,还通过没有找到宝藏的辽军将领被杀,来强调辽人的不甘心:“既然辽人没有找到,密藏的传说就流传起来,直到今时,昔日的渤海遗址,还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为了寻宝,深入其中!”

狄湘灵目光一动:“盗首也是其一?”

欧阳春点头:“是。”

“可你不是说过,盗首是宋人么?”狄湘灵奇道:“渤海密藏的说法在辽国内流传,那也就罢了,宋人千里迢迢,深入辽土,去探索所谓的宝藏,说不通吧?”

欧阳春稍稍沉默,在盗首的身份和职业中,选择了职业的透露:“这其实并不奇怪,盗首曾经是一位摸金校尉!”

狄湘灵面色沉下:“盗墓贼!”

事实上,不是什么盗墓贼,都能称为摸金校尉的,曹操安排部下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才有了此职,后来考古人士常无奈地称“汉墓十室九空”“汉墓考古靠运气”,正是拜这群特别专业的人士所赐。

宋朝不像汉朝讲究厚葬,但也会为逝去的亲人准备陪葬品,而在重孝道的古代,朝野上下对于盗墓者的态度都是极为痛恨的,做了这等事就是一辈子的污点,江湖人士都羞于与之为伍,所以狄湘灵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欧阳春知道那人为什么会沦为盗墓贼,暗叹一声,也不解释:“盗首曾经亲至辽东,探访遗址,昔日的渤海五京此人都去过,也根据藏宝秘卷,进入过传说中的密藏内!”

“藏宝秘卷?”

狄湘灵心头一奇,秘卷不是在他们手中么,怎么又被盗首得到过:“那是藏宝图么?既然有了此物,盗首为何还没有找到宝藏?”

欧阳春解释道:“那是流传在外的秘卷,据说有多份,其中只有一份是指向真的密藏,其他全是假藏,假藏内充斥着机关陷阱,并且秘卷的指向就是错的,故意将探宝者引入死局,恐怕如你我这样武功高强之辈,都是难以全身而退的!”

狄湘灵撇了撇嘴,她根本不会将自己置于那种处境,与人斗其乐无穷,与陷阱斗那就是被贪婪蒙蔽了双眼:“我明白了,盗首得到的就是一個假的秘卷,曾经误入过假藏,吃了大亏,因而对真正的渤海密藏念念不忘?”

“正是如此!”

欧阳春点点头:“所以盗首如今提出两个条件,请狄总镖头转告狄神探,我便静候佳音了!”

……

“解散盗门?关闭鬼市?”

当消息传给狄进,他关心的重点又有不同:“听这个语气,盗首是对门下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包括那些新近吸纳的亡命乞儿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狄湘灵眯了眯眼睛:“还是此人胡吹大气,根本没有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