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荡宋 / 章节正文阅读

(2 / 4)

作品:《荡宋

看到那如山一般高的粮食,梁川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怪都想当皇帝,原来自己不用种地还可以收到这么多的粮食是这种感觉。

当初自己拖着一身的断骨进山打了一担柴,再背到集市里也就换了几个铜板,当了地主之后,坐在家里,每年这些农民送来的‘皇粮’就能堆成一座山,这生活谁不羡慕!

果然不是为了那呼风唤雨的感觉,就是这了这皇粮不用自己去打拼!

码头上也有粮库,不过这里面的粮食是用来买卖的!

在岭南的粮食还没有上市的时候,这时候要把粮食走私到中原,也是极高的一笔收入!

不过梁川暂时不会动粮食,粮食存起来有好处。

夷州岛地处多灾,随时就有可能让地里的粮食减产,梁川挖这么多的粮库,就是为了防着万一!

这年头闹起饥荒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不过夷州的地理位置还算特殊,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洋,这里的产出完全可以满足不发生大规模的饥荒,不过对面的中原几乎每年都要闹,要么是北方的旱灾还有雪灾,要么就是南方的洪灾,不一样的灾难却能导致一样的结局,让所有人都流离失所,腹不饱食。

若是等到灾年,再用船走私到中原,那价格能炒到天上去!

这年头,再硬的通货也没有粮食来得实在,历代的王朝都要修筑义仓来存粮,就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等到开仓的年头,那就是大难之时!

现在的粮食产量太高了。

可不仅是稻子在这片土地开花,产量往上涨,还有地瓜这种作物。在平原与高山相邻的丘陵地带,这里也有大片的土地,这些水旱相接的地方,既可以开发成旱地,也可以开发成水田,就看当地的土质还有水源条件。

如果能变成水田,收的粮税也是按照旱地来收,旱地的粮税比水田的稻子还要再少一半,毕竟产量摆在那里!

要知道夷州可以说是水网密布,各条大溪的支流密布,只要做好引水工作,哪里都能加以改造!

就算是旱地,那地瓜种下去,一年的产量也不比稻子低!这玩意要是随便种一下,一年都有三五百斤的产量,要是好好伺侯,亩产在七百斤以上。。

交给梁家的那一点点粮税,光是几亩地瓜田的产量都能完成任务!

为了帮助农民们提高产量,梁川把澎湖几个野岛上放养的那些野牛全部拉到了夷州岛上来,数量足有近千头!

以街道为单位每个街道把牛分下去,这些野牛很好驯服,只要鼻环一穿,再烈的牛脾气也得乖乖地老实。本来这些牛羊是留作梁家军的加餐之用,现在因为农耕刚起步,需要大量的畜力,分了也就分了,反正是野生的。

岛上还是留下一批牛,让他们继续繁衍,把牛的数量控制一下,更有利于种群的扩大!

耕牛的作用太大了,在这个年代一头耕牛那就是一个家庭的土地公,可双让劳动力完全解放出来!

沈括那里已经对犁进行了改进。

春耕之前,一定要把新型犁的模型交出来,这是梁川对沈括的要求!

沈括这小子上岛之后也是一心扑在各种技术的研发改进之上,他对什么吃喝玩乐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梁川每每给他一点小方向,让他去研究某一个领域的时候,他的热情就会被释放出来!

这一次改进犁,就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

沈括为了改进家用的耕犁,先是观察了数日,对犁上的每一个部件进行了观察,称量,发现犁身太重是为了增加犁的坚固性,若是用铁件来对犁身进行加固,那犁身上的木头重量就可以减轻很多!

现在梁家军并不缺铁,南方的铁矿随着南方正一船一船地往岛上运,岛上炼铁炉子每日不停地流淌着铁水,铁匠工人也非常的多,所以铁制的物品在岛上的价格并不是非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