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子风流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8章 争论(2 / 2)

作品:《世子风流

钟七微微点头,又道:“可是巧儿姑娘的父亲不是还在周秉手上吗?而且周秉也已经放出了消息,为何她会毫无动作?难道她还不知道?”

沈青云摇了摇头,“她既然在城内,就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没有冲动,说明她还有点脑子,只是我实在想不到她究竟想怎么做,或许,她只是无计可施了吧。”

沈青云实在想不到巧儿能有什么办法报仇,她又不是武林高手,凭她一个弱女子,实在是没办法成事的。

“走吧,老爷子还在等我呢。”

没有找到巧儿,沈青云略有失望,却也只能回去。

来到酒楼门口,却见街道对面有数个乞丐蜷缩着身体,捧着双手不断乞讨,沈青云瞥了一眼,吩咐道:“老七,给他们些银子。”

“是。”

沈青云笑呵呵的回来,却见苏承望神色有异,愣道:“您老这又是怎么了?”

“我在想你刚刚说的话。”

“什么话?哪句话?”

苏承望摇头,“寒门子弟要出头,难道还真需要士族‘让’才可以吗?”

沈青云闻言一愣,想了想道:“若是少些打压,寒门子弟自然要容易上位些,却也不是绝对,真正有本事的人,又怎么可能出不了头呢?”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苏承望神情变得有些精彩,刚刚岳怜霜不也是这么说的吗?

“且看朝廷六部,又有几个是寒门出身?难道他们全都没有本事?依我看,并非是他们没有本事,而是没有势力,无人帮衬罢了。”

苏承望用刚刚反驳岳怜霜的话来反驳沈青云。

“您说的当然有道理,但却并不绝对。”沈青云笑道:“身居高位者之所以很少有寒门出身,除了士族打压寒族之外,更多的却是因为大多士族的能力本就强过寒族,您老可别忘了,士族打压寒族这的确没错,却也有人打压士族而扶持寒族啊。”

打压士族,扶持寒族?苏承望闻言一愣,随后瞬间反应过来。

谁在打压士族扶持寒族?当然是当今的皇帝啊。

“荒谬!”苏承望眼神微恙,低声喝道:“皆是十年寒窗,同样是人,同样是读书,凭何士族就比寒族要强?”

沈青云摇头轻笑道:“同样是人,却是不同的人。同样是读书,却读的不是一样的书啊。

士族拥有的教育资源是寒族比不了的,他们可以学到寒族学不到的东西,读到寒族读不到的书,所以他们的眼界普遍更加开阔,会更加的见多识广,因为他们有这个条件。

但是寒族不同,寒族之所以是寒族,是因为他们穷,他们落魄,他们的读书成本本身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负担,甚至是超过生存的负担...”

说着,沈青云一顿,看着苏承望道:“我这么说,您能听明白吗?”

“老夫还不至于蠢笨如斯,你继续说。”

沈青云闻言笑了笑,又道:“举个例子吧,一本书分上下两册,而寒族身上并无余钱,所以他只能买一册读,但士族不同,他可以全部都读,这样,士族是不是就会比寒族多些见识?

当然了,因为士族拥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不事农桑,不必为生计发愁,所以就算是读书也未必专心刻苦,但耳濡目染之下,总归也不会太差。

虽说站在陛下的角度,当然是要重用寒门打压士族,但前提是要在不影响朝廷的稳定,若是寒门子弟不堪为用,就算陛下有心提拔,那也是无能为力。”

“唔...”

听完沈青云的表述,苏承望心中震撼无比。

的确,就算皇帝要平衡朝廷势力,重用寒门子弟,却也要被重用的人的确有能力才行。

皇帝绝不会拿国家大事作为打压士族的筹码。

“你说得...的确有些道理。”

最后,苏承望也不得不承认沈青云说得对。

“事关朝廷选贤举能的国策,也未必就完全正确,不过其中道理,想必您老也能想得明白。”

“嗯。”苏承望点头嗯道:“你倒是见解独特,就连老夫也只觉得寒门子弟出头太难,多是士族压迫,不曾想到这一点。”

沈青云笑道:“您老忧国忧民,自然习惯性的站在弱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并非是你弱你便有理的,人人都恨为富不仁,但人人更恨为富不仁的不是自己,因为自己没有,所以才要反对。因为不是士族,所以才要反抗士族...当然,很多士族也的确龌龊不是东西就是了。

这叫阶级差异,也是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苏承望一愣,这对他倒是一个新词。

“那你说,如果是你,你要如何改变这个局面?”

“改变局面?”沈青云愣道:“改变什么局面?”

“当然是士族一家独大,把持朝政的局面。”

沈青云却是摇头笑道:“所以说,您老还是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