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时明月宋时关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览秦淮河(2 / 4)

作品:《唐时明月宋时关

河水中,精致的画舫数量不少,来回在河面上游曳缓行,从画舫内,能够听到琴箫管弦之声,还有清倌人的歌喉声。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化作相思泪!”

有人在唱苏宸在润州徐府上写出的《苏幕遮》,苏宸听后,淡然一笑。

许多宋词都提前曝光了,若是这些古人泉下有知,会不会爬出来组团吓唬他!

苏宸站在桥头,举目远眺,观望着秦淮河平缓流淌,浩荡东去,这条河流了千年,使得金陵这座古城,充满了文人气息。

从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誉。

目前这里还没有夫子庙,因为夫子庙是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因祭奉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东晋咸康三年(337年),朝廷根据东晋开国元勋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的说辞,立太学宫苑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至于后世金陵城内的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以及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等景致,都是明清重建的。

“国子监在北岸,太学在南岸,邻近乌衣巷......”苏宸站在拱桥的高点,看向秦淮河南岸的地方,心领神会,做出了精准判断。